您当前位置:财视澳洲 >> 财经热点 >> 中国经济 >> 浏览文章

海外华媒广东行|「点水成金」打造百亿级水经济产业 华媒:产业发展河源独具特色

 

      河源因「水」制宜、点「水」成金,围绕万绿湖和当地自然资源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图为万绿湖景区风光。 (记者李紫妍摄)

      财视澳洲12月1日讯 河源,一座从名字上就与水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城市,「水」不仅是当地赖以生存的生态资源,更是促进发展的重要经济资源。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2024广东高质量发展采风团今天(1日)来到河源市东源县万绿湖景区,了解当地因「水」制宜、点「水」成金,围绕万绿湖和当地自然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培育发展百亿级水饮料及食品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真正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故事。



      万绿湖所在的东源县基于本地的农特产品开发手信品牌,打造乡村振兴新招牌。 (受访者供图)


     广东万绿湖景区导游中心负责人周捷航介绍,为了让库区居民增收致富,河源市围绕万绿湖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和镇村城乡融合发展,为周边6个镇打造各不相同的主题,例如距离万绿湖最近的新港镇主打粤式美食餐饮,目前已打造位列「广东十大之一」的美食街区,可以同时容纳2万人就餐;「万绿果乡」双江镇主打蔬果,盛产蓝莓和一种当地称为「状元瓜」的西瓜,正在打造特色水果名镇等。此外,当地还针对万绿湖进行旅游开发,打造两条精品路线招揽游客。不过,周捷航强调整个游览区面积加起来11.5平方公里,占库区面积仅0.7%左右,对生态的影响很小,并且景区在开发中遵循「湖内游湖外吃住」的原则:「我们通过生态旅游带动经济发展,但是一切以保护为前提。」



    河源国家高新区投促局局长谢锦锋介绍,水饮料及食品产业是园区重点打造的一个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记者田欣妍摄)


    围绕万绿湖的水,河源市持续「大做文章」,培育发展百亿级水饮料及食品产业。河源国家高新区投促局局长谢锦锋介绍,河源国家高新区依托万绿湖这张名牌和当地生态环境的优势,把水饮料及食品产业作为园区的其中一个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进行重点打造,累计引进了30多个食品饮料重点项目,目前园区已经落户了农夫山泉一二三期、华润怡宝、紫泉饮料、今麦郎、白象食品等一批知名头部企业,还有百家鲜、饭饭得、塔斯汀等一批食品骨干企业。

    目前,河源已拥有用全国包装饮用水头部企业农夫山泉和华润怡宝在华南地区的最大生产基地,及内地最大的饮料代工企业广东紫泉饮料工业有限公司,全市现有水饮料及食品规模以上企业39家。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其水饮料及食品产业实现71.5%的快速增长,预计2024年产值将达到90亿元。



      河源通过发展文创、手信等产业延长文旅经济产业链。图为印着小灵猫、仙八色鸫、桃花水母、无叶美冠兰等4种珍稀动植物标签的万绿湖饮用天然水。 (记者李紫妍摄)


     此外,河源市通过发展文创、手信等产业延长文旅经济产业链,提升万绿湖及河源的文化及品质影响力。在万绿湖景区入口的文创店内,根据湖区风景、湖区内的珍稀动植物等元素设计而成的丝巾、搪瓷杯、茶具套装、冰箱贴等精致文创,引发华媒代表们浓厚兴趣,纷纷仔细挑选起来,印着小灵猫、仙八色鸫、桃花水母、无叶美冠兰等4种珍稀动植物标签的万绿湖瓶装饮用水,也让大家爱不释手。万绿湖所在的东源县则基于本地的农特产品开发「东源手信」,用万绿湖丝苗米、梨膏糖、蓝莓果汁等地方产品打造乡村振兴的新招牌。



    河源通过发展文创、手信等产业延长文旅经济产业链。图为万绿湖文创丝巾。 (记者李紫妍摄)


      葡萄牙葡新国际文化传媒副总编辑尹宁自己也正在做有关乡村振兴的对外传播工作,她表示河源的乡村振兴做得很有特色,例如有专门的旅游线路开发与设计、有深入农家户的研学体验等,与当地的古建筑文化、乡村生活融合得很好。欧中之声副总编林奕贤认为,河源基于当地丰富的水资源进行经济开发,发展饮用水及食品产业、温泉度假产业、合理开发渔业等,但是又做到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两不误,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展现了当地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的鲜明特色。(责任编辑 :詹金龙)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广东省侨联 美南新闻 英中时报 澳门日报 大公报 香港文汇报 香港商报 加中时报 国际日报 波特兰新闻报 澳门讯报 新导报 莫斯科华人报 圣路易新闻 美国侨报 西华报 圣路易时报 联合早报 澳大利亚大华时代 华夏时报 澳华财经网 欧洲时报 环球网 希中网 泰国泰亚新闻网 迪拜新闻网 蓝海蛙中学留学网 东亚日报 日本新华侨报 国语日报 天下华人网 华商报 世界杰出华商协会 FOREXCT中国 澳华中文网 全球商会网 华商网 南非华人网 中澳教育交流协会 澳大利亚华人社区 华媒联播 FT中文网 加拿大华人网 BQ澳洲 洛杉矶华人资讯网 法国华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