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中之声讯|当千年唐卡走进创新之都,非遗传承如何绽放新光芒?来自青藏高原的艺术圣火即将点燃硅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娘本大师,携其子青年唐卡艺术家仁青多杰跨越重洋,在硅谷亚洲艺术中心开启"圣域之光"艺术展(4月19日-30日)。在这场展览前夕,2025年4月16日,丁丁电视《硅谷看世界》特邀这对传奇父子走进演播厅,主持人丁维平与两位艺术家展开深度对谈,带您一同走进千年唐卡艺术的世界,聆听两代艺术家跨越时空的文化回响!
父子二人深度分享了他们关于唐卡艺术的修行之路,父子间的传承故事与藏地文化的精神内核,诉说了藏地的信仰与艺术的极致融合。
娘本老师是唐卡艺术的领军人物,他融合了敦煌壁画、西藏唐卡与汉族工笔画,开创了独特风格。而仁青多杰则是新生代力量,继承传统的同时,也走出了自己的创新之路。
娘本老师这样描述唐卡:“‘唐卡’藏语叫‘唐嘎’,意思是开阔的卷轴画。它是藏传佛教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融合了宗教故事、天文地理、人文历史、藏医等内容。我们用天然矿物颜料,通过工笔技法绘制,画面精美、色彩持久,文化内涵深厚,技艺要求极高。”
唐卡不是画出来的,是修出来的
娘本大师出身热贡艺术发源地——青海同仁,从12岁起便开始跟随藏地名师学习唐卡绘画。
他谈到唐卡创作对绘者的修为、心性与耐力要求极高。
“唐卡不仅仅是技艺,更是对佛教的理解,是一场修行。它讲究‘度量经’,每一个佛像的比例、姿态都有严格规定。我们常说:唐卡不是画出来的,是修出来的。”
被问到为何投身唐卡艺术时,他笑言:“从小家里兄弟多,我是老大。小时候喜欢画画,后来学习唐卡,一画就画了一辈子。”
而坐在父亲身旁的青年画家仁青多杰,展现出一份超出同龄人的成熟与沉稳,这也是多年学习唐卡养成的心性与习惯。
他从12岁开始接受系统的唐卡绘画训练。他谈到:“一天最基本要是十一个小时以上的,晚上还有时候要加班。十几个小时就这样盘着腿在那做画。”
但正是盘着腿,像每一个佛像一样盘着腿,心就能静的下来,才能够更好的研究唐卡。
师从名师,跟随夏吾才让学习,与张大千的深厚渊源
娘本老师回忆起师从的三位恩师,其中夏吾才让大师青年时期曾参与张大千敦煌壁画的临摹工作,将飞天、供养人等艺术元素带入唐卡世界,对他影响至深。
他提及他的老师18岁时就技艺出众。后来与其他三位艺人被张大千邀请到敦煌,合作临摹壁画两年多。这段经历不仅影响了老师的艺术风格,也对娘本老师这一代有很深的启发。
1943 年 5 月中央社记者罗吉眉(寄梅)所摄张大千与助手们在榆林窟第十五窟甬道内临摹的现场照片。张大千左手边的藏族青年即是夏吾才让。(田洪提供)
在娘本老师的代表作品《黑金释迦牟尼与十八罗汉》中,他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佛像金身在黑色背景上格外突出,采用黑金配色,既神秘又尊贵,让人一眼就感受到佛法的力量和宁静。
佛陀周围环绕着十八位罗汉,不仅有传统经典中的十六尊者,还加入了藏传佛教中特有的达摩多罗和布袋和尚,展现了汉传与藏传佛教的融合。达摩多罗背着经书、身边带虎,形象像是行走四方的僧人;布袋和尚笑容慈祥,象征着未来佛弥勒的宽容与喜乐。
这幅作品在色彩运用、人物设定和构图上都有新意,既保留了传统佛教艺术的庄重,又融入了现代审美和文化理解,是一幅融合传统与创新的精彩之作。
我想让更多人了解唐卡、喜欢唐卡
“我们希望保持传统的根本,但在色彩、构图、题材上加入新的表达方式。让唐卡走进现代人的生活,而不只是博物馆里的藏品。”
2016年,仁青多杰致力于推广这门古老艺术,开始教授学生学习唐卡。
“我带过的学生很多是小朋友,他们可能起初只是喜欢画画,但随着学习深入,他们开始了解藏传佛教文化、了解热贡艺术的历史,这是很有意义的。”
令人父亲娘本骄傲的仁青多杰的创新
“传统唐卡以彩色、黑色、金色、红色为主,我在父亲指导下尝试了蓝色底的唐卡,是一种突破。我查了很多资料,发现历史上几乎没人尝试蓝底,这激发了我的创造力。”仁青多杰这样说道。
娘本老师认为,儿子这一代年轻人正在对唐卡艺术进行创新,例如在面部表情的表现和色彩运用上带来了新的风格。这种充满活力和年轻气息的创作方式不仅受到国内观众的喜爱,也让他们感到欣慰和高兴。
“一看到的话,这个很活跃啊,很年轻的那种感觉。”
他们始终希望唐卡艺术能够发展成为真正被国际认可的艺术形式。希望年轻人一定要活跃起来, 更好的画出精美的作品,更多的走出来啊,向更多的人宣传唐卡艺术的技艺和审美。
传统中的融合创新,走向世界的热贡艺术
在介绍作品时,娘本老师提到自己在创作中融入了敦煌壁画、西藏唐卡和汉族工笔画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同时,娘本老师的画已经带到世界的各个地方, 包括在纽约, Rockfeller等地的艺术馆做了很多次展览。其中,他带领团队于2016年完成《四部医典》曼唐长卷,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並收藏。
主持人丁维平提问:“娘本老师,您的唐卡好像和我在藏区看到的不太一样?”
娘本笑着回答:“是的,我们的唐卡不仅画佛像,也画藏族英雄人物、藏医藏药,甚至历史故事。唐卡题材丰富,它是文化的百科全书。”
主持人丁维平继续问道:“湾区的中医药很发达,同时藏医在中医部分占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希望此次展览能看到您的这个作品。娘本老师能不能介绍一下这部作品的背景和意义?”
娘本老师解释道:“四部医典”是藏医学中极为重要且精美的一幅作品,详尽描绘了藏医药的来龙去脉,包括经络、骨节、血脉的结构,以及药材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中的采集特征和色彩变化,画面如同标本一般精确。这幅作品最早完成于清代,由一位著名藏医老师与多位艺人共同绘制,堪称“完美的作品”。
他的团队在画院历时三年重新绘制了这幅“四部医典”,并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了展览,受到广泛欢迎。他形容“每天都是成千上万的人来看”。
“我非常高兴地捐给了国家,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荣誉”。
硅谷亚洲艺术中心展览与讲座
硅谷亚洲艺术中心19日至30日间将举办“圣域之光——娘本与仁青多杰唐卡艺术展”,展出唐卡艺术大师娘本和他的儿子仁青多杰的精品力作23幅,涵盖释迦牟尼、千手千眼观音、无量寿佛、黄财神等多幅珍贵唐卡。
展览期间20日下午,娘本将亲自主持专题讲座,题为“从张大千到夏吾才让——再到我与仁青多杰的唐卡传承之路”。
讲座将从张大千在敦煌临摹壁画谈起,回顾敦煌艺术与热贡唐卡之间的历史脉络与艺术互动,并结合他与儿子仁青多杰多年来的创作实践,分享唐卡艺术如何在一代代传承中融合创新,延续精神内核,同时开拓新的表现语彙。
来源:硅谷丁丁(微信公众号)
作者:丁丁艾
排版:丁丁猫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