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财视澳洲 >> 人文生活 >> 艺术文化 >> 浏览文章

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上海巡展)在上海中华艺术宫举办



4月30日,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文物局指导,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承办的“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上海巡展)”在上海中华艺术宫隆重开幕

中国文化人物主编 王保胜/摄影报道



上海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物局、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中华艺术宫、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北京歌华传媒集团等单位领导及有关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



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立新致辞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罗毅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致辞



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名誉院长骆芃芃致辞



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梅松等来自京沪两地的主办方领导和嘉宾向中小学、文博单位、企业代表等赠送大众篆刻书籍



出席开幕式的主办方领导和艺术家嘉宾在卷轴上共同钤印盖章,启动展览



此次展览以中国篆刻为载体,讲述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美妙动人的故事,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探索和实践。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艺术家嘉宾祝贺展览圆满成功



北京歌华传媒集团艺术总监李丹阳向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名誉院长骆芃芃,中国民建上海市委社服委副主任姜永玉等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及各界嘉宾介绍展览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等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及艺术家嘉宾参观“北京中轴线微缩景观模型”



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名誉院长骆芃芃为参观展览的嘉宾介绍自己的篆刻作品《北京中轴线》



北京歌华传媒集团艺术总监李丹阳向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潘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中国民建上海市委社服委副主任姜永玉等领导及各界嘉宾介绍展览作品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与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潘敏,北京歌华传媒集团艺术总监李丹阳在展览作品前交流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在沙画光影展区参观上海幼儿园师生共同创作北京中轴线主题沙画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潘敏,北京歌华传媒集团艺术总监李丹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等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嘉宾参观展览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潘敏与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北京歌华传媒集团艺术总监李丹阳在展览现场交流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潘敏,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名誉院长骆芃芃等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及艺术家嘉宾参观采用“模块化+数字交互”创意设计的“印章”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在主题沙画现场与两位小朋友共同为永定门落下最后一笔,寓意“童心守望文化中轴 同心共护文脉传承”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朱炳仁与参观展览的嘉宾在展览作品前交流



中华艺术宫是公众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基地,今天又见证了京沪两地深化文化交流与合作、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一大盛事


       中国文化人物(主编 王保胜)4月30日,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文物局指导,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承办的“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上海巡展)”在上海中华艺术宫隆重开幕。上海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物局、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中华艺术宫、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北京歌华传媒集团等单位领导及有关专家学者,中国文化人物杂志社社长王保胜、文汇报社社长缪克构等出席开幕式。
       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立新,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罗毅,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名誉院长骆芃芃等领导先后致辞。
       张立新表示,这次展览是京沪两地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利用,拓展了新的合作维度。我们期待通过这场跨地域的艺术对话,能让更多上海市民和国际友人感受北京中轴线的恢弘气韵,体悟中华文明的永恒魅力,愿每一位观众都能在方寸印记中触摸北京中轴线的历史脉动。
       范迪安表示,这次展出的作品,充分展示了北京中轴线核心遗产点的人文景观和建筑风貌,大力弘扬宣传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申遗成功的重大意义,与此同时,特别邀请上海本地的篆刻专业工作者、学校师生、企业职工等大众篆刻爱好者,围绕上海红色文化、名胜古迹、历史遗产等题材创作了60余枚篆刻作品,形成京沪两地城市历史、城市风貌、城市文化相辉映的独特景观。
       骆芃芃表示,这次展览作品具有人新、字体新、材料新、制作工艺新的特点。北京展带来的“北京中轴线 ”“北京雨燕 ”“天坛”“祈年殿”“祈乐署”“择中立宫”“ 内廷三宫”等,上海方面参展的“苏州河 ”“石库门弄堂”“东方明珠”“中华艺术宫”等作品,都超越了具象的建筑模型的表现手法,而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象征意义。
       展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聚焦北京中轴线,以中国印为载体,以大众篆刻为形式,大力弘扬宣传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申遗成功的重大意义,讲述北京中轴线美妙动人的故事。
       本次展览包含两个部分,共展出260余枚大众篆刻作品。第一部分通过200余枚北京中轴线的印章,展示了北京中轴线从永定门到钟鼓楼15个核心遗产点的人文景观、建筑布局和历史文化价值;第二部分展出了由上海本地学校师生、企业职工等大众篆刻爱好者创作的60余枚反映上海历史文化和创新发展的印章。
       为进一步丰富展陈内容,首都博物馆的3件“镇馆之宝”——西周青铜器伯矩鬲、班簋、元青花凤首扁壶,以及2024年7月27日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北京中轴线为世界文化遗产时大会主席使用的议事槌亦来沪参展。
       本次展览组委会还精心编辑出版了《印记中轴文化浦江行——大众篆刻作品集》。开幕式上,来自京沪两地的主办方领导和嘉宾向中小学、文博单位、企业代表等赠送大众篆刻系列书籍,并在卷轴上共同钤印盖章,启动展览。
       此外,总长7.8米的北京中轴线微缩景观模型、“北京中轴线、上海陆家嘴”主题沙画、数字艺术“北京中轴线时空舱”也亮相展厅。展览期间,还将举办北京中轴线文化价值阐释专家座谈会、印说北京中轴故事——中华艺术宫大思政公开课、印说浦江故事暨《印记中轴文化浦江行——大众篆刻作品集》新书交流分享活动,大众篆刻进企业、进校园、进景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展厅内还专门设置文创互动区,方便观众亲手设计、现场制作纪念印章,充分体验和感受中国印文化和篆刻艺术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更有百余种“中轴有礼”文创品展示推广。


(责编:刘升、张彦)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广东省侨联 美南新闻 英中时报 澳门日报 大公报 香港文汇报 香港商报 加中时报 国际日报 波特兰新闻报 澳门讯报 新导报 莫斯科华人报 圣路易新闻 美国侨报 西华报 圣路易时报 联合早报 澳大利亚大华时代 华夏时报 澳华财经网 欧洲时报 环球网 希中网 泰国泰亚新闻网 迪拜新闻网 蓝海蛙中学留学网 东亚日报 日本新华侨报 国语日报 天下华人网 华商报 世界杰出华商协会 FOREXCT中国 澳华中文网 全球商会网 华商网 南非华人网 中澳教育交流协会 澳大利亚华人社区 华媒联播 FT中文网 加拿大华人网 BQ澳洲 洛杉矶华人资讯网 法国华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