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财视澳洲 >> 媒体聚焦 >> 名人访谈 >> 浏览文章

陈竟:纸尖上的锦绣中华,血脉里的民俗梦

南大非遗剪纸守护学者 

 

一张不过几十平方厘米的剪纸作品,也能带来温暖人心的力量。
年初疫情肆虐之时,南京大学陈竟教授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和博爱心,忍着身体病痛不适,组织全国数百名非遗剪纸传承人(大多是他的学生),围绕支援武汉捐款献物抗击疫情,并进行剪纸创作。而后应邀与南京岀版社迅速编辑出版了《风雨同心战疫剪纸作品集》,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反响,传递出无限的温暖与力量。
最近,我们采访了陈竟教授,听他讲述自己对剪纸、对中国民俗文化的独到见解、不解情缘。


陈竟:纸尖上的锦绣中华,血脉里的民俗梦
图:陈竟教授

 

陈竟教授1940年岀生于江苏泰州市,民俗文化艺术专家、学者, 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退休教授,国家高级美术师,曾任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退休后,返聘任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副所长。曾发起成立了“中国剪纸研究会”(后改名“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被聘任为江苏省非遗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院副院长等职。陈竟教授第一个提出春节申请世界非遗;第一个提出清明节放假提议;第一个在高校中开设“中国民俗艺术”选修课;第一个提出“民间艺术(非遗)进校园”的倡议;他在一生教学生涯中始终以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民俗文化艺术为己任。至退休前共有一万多名南大中外大学生选修该课程,发现、培养了大批非遗剪纸人才。在国内外报刊、出版社发表了大量非遗剪纸(非遗民俗文化艺术)著作、论文、作品等。


陈竟:纸尖上的锦绣中华,血脉里的民俗梦
陈竟教授剪纸作品:《天佑中华》

 

01  您能介绍一下剪纸这一艺术的背景吗?

剪纸是我国城乡劳动人民在民俗生活中创造、流传、享用的一种意象造型民间艺术。它属于中国民间美术的范畴,是中国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剪纸的故乡在中国。
剪纸的产生得益于剪刀和纸张的出现。根据出土文物考证,在纸张未发明之前,人们就采用兽皮、鱼皮、布帛、毛毡、金箔、树叶、树皮等簿片材料来代替剪镂各种形象的工艺品,这也就是剪纸的源头,在纸张发明后这些材料仍在各族人民中被沿用。至今己有3000多年历史。
我国植物纤维纸在汉代发明,有学者推测真正的剪纸是从汉代开始出现的,但是目前还没有纸张类的剪纸文物证明。纸张普及到民间是在魏晋时期,当时已经出现了彩色纸,并有了纸帽子、纸鞋等纸类手工艺品。
最早可考的剪纸文物,是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中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的六张团花剪纸。那时的剪纸技艺已经相当成熟,所以我们推测剪纸在魏晋时期就已经出现,此后一直在民间发展。
剪纸这个词在杜甫的诗里才第一次出现,之前还没有称为剪纸,而称为“胜”。“胜”是指用各种薄片材料做出的人体头部、服装上的装饰艺术品,含义优美,引人注目。最早出现的是西王母头上的“玉胜”。胜包括金胜、银胜、彩胜,华(花)胜等。在迎春、人日节祭祀时,大人小孩都要佩戴并相互赠送“胜”。
注:复制链接https://pan.baidu.com/s/1dWuDTsqnkXPlicFmsa79aQ到浏览器,输入提取码:0ipg,查看陈教授论文《论中国民间剪纸文化形态的生发》,了解更多相关背景。


陈竟:纸尖上的锦绣中华,血脉里的民俗梦
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北朝团花剪纸

 

02  普通人应该如何欣赏剪纸艺术?

欣赏剪纸艺术,首先要把剪纸的概念、特征、价值搞清楚,提升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这样才能分辨其好坏真伪。剪纸有其概念和特征,也就是它的语言,并不是任何人拿起剪刻刀在纸上剪刻出形象就叫剪刻纸。随着社会的进步,剪刻纸作者队伍逐渐扩大,爱好者越来越多。剪刻纸技艺在不断发展,但究其本源和主流还是中国民间剪刻纸艺术,缺少民间文化内涵的剪纸不能达到我们的审美欣赏标准。
其次,剪纸、刻纸和撕纸有区别,它们使用的工具材料和技法也不同。中国剪纸成为世界非遗,指的是中国传统民间剪纸。现在市场上还流行激光电脑雕刻机制作的所谓"现代剪纸",这些机器刻纸脱离了手工制作,不属于剪刻纸范围,更不属于非遗剪纸艺术。只能称为"电脑纸艺"。非遗剪纸艺术必须是手工制作的,有一代代的传承人,具有百年历史,技法是原汁原味。


陈竟:纸尖上的锦绣中华,血脉里的民俗梦
陈竟教授剪纸连环画作品

 

03  您能说一说您自小学习剪纸的经历吗?您认为您那一代人是如何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的?

我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出生文化古城江苏泰州市,当时传统文化氛围还是浓厚,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彩。我的奶奶会剪纸,外公会扎彩灯,表兄外公是著名的泥塑艺人,我从小就受他们影响,喜欢这些传统艺术。那个年代的传统文化还保留不少,衣食住行用,婚丧喜庆、传统节日、民俗信仰等都离不开传统文化艺术。那时泰州古城还遗存有一百多座庙宇、每逢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期间,传统文化气氛特别浓厚,各种民俗艺术活动比比皆是,我小时候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熏陶。
我自幼就热爱人文、历史、艺术,受到小学和中学语文、美术老师影响,走上了爱好文学、美术的道路。初中时,我就在江苏的《新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我的剪纸、国画等美术作品了。后来又受到报社美术编辑的影响和鼓励,慢慢走上了这条道路。高一时南京艺术学院在扬州招生,我去考试,没想到被录取了,但由于高中还未毕业,没有上成。后来学校将我保送到了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学习。毕业后作为学生干部我要求到新疆乌鲁木齐工作,曾担任过中学教师、政府官员、杂志美编、文联民协领导等工作。
在文联工作中我接触认识了很多全国著名的文艺界学者专家和非遗同行,如钟敬文、张仃、古元、贺敬之、冯骥才、乌丙安、刘魁立、杨先让、田青等师长益友,在他们的指导和鼓励下,我更加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作用,提升了抢救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责任心、自觉心。
1980年我发起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省级“新疆民间剪纸研究会”,1981年发起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市级“乌鲁木齐市民间美术协会”;1984年发起成立了国家级“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开展一系列的民间美术(非遗)活动。1993年我调到南大从事“中国民俗艺术”教学,直至退休。这就是我成长的经历。


陈竟:纸尖上的锦绣中华,血脉里的民俗梦
陈竟教授剪纸作品:《新疆各族人民热爱共产党》

 

04  您认为外国人对于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持怎样的态度呢?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他三个国家的传统文明都已经中断,只有中国还保留着传承着这些文化,这多么了不起。

就剪纸而言,在纸张发明前,中国剪纸就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纸张发明后也有近2000年的历史,世界范围内各个大洲的剪纸艺术都是从中国传播出去的,尽管其他国家的剪纸都有各自的特征,但是外国人对中国的剪纸十分佩服。外国部分人民对于中国的剪纸艺术有所了解,但也有不甚了解的。有一次我参加国际活动讲解中国的剪纸时,遇到的美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百年剪纸历史十分骄傲,我向他们讲解了中国数千年的剪纸历史,并赠送了他们一幅我学生的剪纸作品,打开作品时整个会场都十分震惊。
我的一个学生去巴西表演剪纸时不用打稿,当场就用剪刀即兴剪出了作品,外国人都傻眼了,还问她剪刀里有没有微型电脑。她带过去的800张剪纸被一抢而光。
我和我的学生到几十个国家交流和宣传剪纸,也逐渐了解了外国剪纸的特点。但是剪纸的故乡还是中国,这一点也受到了日本、德国、以色列等许多国家剪纸艺术家的认可和敬佩。外国的剪纸主要为具象造型,擅长剪影,这和中国剪纸差别很大。


陈竟:纸尖上的锦绣中华,血脉里的民俗梦
陈竟教授剪纸作品:《新疆风情:姑娘追》

 

05  您对弘扬传统文化和培养文化自信有怎样的见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了不起的,可是近年来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慢慢丢失。曾有个外国学者和我交流,说:”你们中华传统文化那么悠久,那么发达,可你们的年轻人怎么不热爱自己的传统文化呢?“这令我很吃惊。我多次在媒体上呼吁传统文化的教育问题,就是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在我看来,不管是传统文化的弘扬,还是非遗的保护,最关键的问题是教育。这些年来,从中小学到大学,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丢失的现象,一些传统文化课程被取消了。学生只掌握数理化、计算机、外语这些知识还不够,还需要去了解中国文化。前些年,我在提出申请春节世界非遗的时候,曾有一家媒体记者去采访中小学幼儿园老师,发现其中有些人竟然不了解屈原。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再丢失了,这也是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专家学者共同呼吁的,再不提,我们的文化自信就丢失掉了,我们的文化就要在青少年这一代断层了。
我希望全国的大中小学生,乃至幼儿园的小朋友能够继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我们的传统艺术。这些传统不能丢,它们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


陈竟:纸尖上的锦绣中华,血脉里的民俗梦

陈竟教授还是国画达人哦

陈竟教授
 

在采访的最后,陈教授还向所有南大学子送上了殷切的期望:南大的历史很悠久,希望南大学子可以继承我们的光荣传统。不要忘记我们的传统文化,要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讲文化的精神,复兴传统文化。希望你们能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同时也承担起我们作为高校的社会责任,书写新的历史。陈教授强调,非遗剪纸的课程开展和项目研究离不开南京大学党政领导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非遗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南京大学对于历史和文化的重视极大促进了高等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参与。

 

策划:南京大学网络文化工作室 
责编:李明璇、韩禧、丁丁
编审:肖鸿敏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广东省侨联 美南新闻 英中时报 澳门日报 大公报 香港文汇报 香港商报 加中时报 国际日报 波特兰新闻报 澳门讯报 新导报 莫斯科华人报 圣路易新闻 美国侨报 西华报 圣路易时报 联合早报 澳大利亚大华时代 华夏时报 澳华财经网 欧洲时报 环球网 希中网 泰国泰亚新闻网 迪拜新闻网 蓝海蛙中学留学网 东亚日报 日本新华侨报 国语日报 天下华人网 华商报 世界杰出华商协会 FOREXCT中国 澳华中文网 全球商会网 华商网 南非华人网 中澳教育交流协会 澳大利亚华人社区 华媒联播 FT中文网 加拿大华人网 BQ澳洲 洛杉矶华人资讯网 法国华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