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财视澳洲 >> 媒体聚焦 >> 名人访谈 >> 浏览文章

琼瑶走完“为爱而生、为爱而写”的一生

16725438908540983.png

中新社记者 应妮   
“我为爱而生,我为爱而写。”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琼瑶12月4日在台湾离世,走完“翩然”一生,享年86岁。   
从1963年发表首部长篇小说《窗外》,在60余年写作生涯中,她推出了70多部作品,《烟雨濛濛》《庭院深深》到《一帘幽梦》《还珠格格》,多部代表作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影响非凡,甚至获赞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琼瑶”。  
“琼瑶”一词,在大陆的语境中早已超过了作家名字,几乎等同于“纯爱”。   
事实上,情与爱永远是琼瑶小说的核心。在她的纯情小说中,爱情可以不讲任何条件,有爱就意味着拥有了一切,所谓“有情饮水饱”。琼瑶自己也一生与情爱纠缠:处女作《窗外》正是源自其初恋高中时的语文老师,这段年龄差超过20岁的师生恋遭到所有人反对,最后两人黯然分手;因《窗外》成名后,她与第一任丈夫离婚,并与第二任丈夫平鑫涛定情。   
琼瑶曾自述“我生性喜欢夸张美好的事物,有五分浪漫,对我就变成十分。”“我永远带着一份浪漫的情怀,去看我周围的事与物。我美化一切我能美化的东西,更美化感情。无论亲情、友情、爱情……我全部加以美化,而且很迷信我所美化的感情。”这样的特性,决定了琼瑶作品在容易打动人的同时,也容易被人诟病,成为她的作品毁誉参半的重要原因。    
有文艺评论家指出,琼瑶的小说是造梦,造男欢女爱胜似一切的梦。他们为了自己不在乎全世界,这种极端其实是一种反抗。琼瑶在那个时代表明:我在女儿、妈妈、妹妹等身份之前,我首先是个人,我的感情在我心中至高无上,同样值得世上任何感情让路。这在刚刚从保守的文化中获得解禁的台湾社会而言是极为宝贵的。基于同样的原因,当20世纪80年代,琼瑶小说和邓丽君的歌曲一起传入大陆时,也迅速风靡了大江南北,继续影响和造就了一代人的爱情观。  
至于为何当下年轻读者对琼瑶的作品会相对有“距离感”,作家韩浩月指出,其中最大障碍就是时代背景太不一样了。“但即便这其中出现断裂,我们也不能否定琼瑶作品的价值。她的小说仍在漫长的时间里,参与到了一代代人的情感生活当中。”   
除了作家身份之外,琼瑶还有一重身份是影视剧制作人。   
1965年8月,她的电影《婉君表妹》于台北推出公映,随后《菟丝花》《烟雨濛濛》《哑女情深》等陆续上映,此后《月满西楼》《心有千千结》《海鸥飞处》《一帘幽梦》《我是一片云》等卖座电影相继创下票房纪录。后与湖南电视台建立合作关系,推出《哑妻》《望夫崖》《青青河边草》《还珠格格》等风靡大陆的电视剧,捧红了归亚蕾、俞小凡、马景涛、刘雪华、陈德容、林心如等一众演员。网友们的一致评论是,无论琼瑶的爱情观如何,她的审美永远在线。   
中国现代文学馆今年9月底在北京举办琼瑶文学回顾展。她在给开幕式发来的亲笔信中说,60余年70余本书,每本小说、每个故事里都包含着献给读者的心意——“快乐与翩然”。   
琼瑶曾说“翩然”是她最喜欢的两个字,优美而“轻盈”。正如她生前的诗句:“往事已如烟,从今皆随缘。快乐与翩然,就在这片天。”(完)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广东省侨联 美南新闻 英中时报 澳门日报 大公报 香港文汇报 香港商报 加中时报 国际日报 波特兰新闻报 澳门讯报 新导报 莫斯科华人报 圣路易新闻 美国侨报 西华报 圣路易时报 联合早报 澳大利亚大华时代 华夏时报 澳华财经网 欧洲时报 环球网 希中网 泰国泰亚新闻网 迪拜新闻网 蓝海蛙中学留学网 东亚日报 日本新华侨报 国语日报 天下华人网 华商报 世界杰出华商协会 FOREXCT中国 澳华中文网 全球商会网 华商网 南非华人网 中澳教育交流协会 澳大利亚华人社区 华媒联播 FT中文网 加拿大华人网 BQ澳洲 洛杉矶华人资讯网 法国华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