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财视澳洲 >> 新闻资讯 >> 图片新闻 >> 浏览文章

成都武侯:“爱心冰箱” 5年没“断货”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3日电 (胡晓枭)在成都市武侯区林荫街南虹村社区,有这样一组奇特的冰箱,里面存放着牛奶、矿泉水、方便面等食物,环卫工人、困难职工、独居老人、残疾人等可以免费领取,这组冰箱的名字叫做“爱心冰箱”。

  捐赠不需要动员

20220824205406MfYa.jpg

  “爱心冰箱” 内放满了食物和牛奶。武侯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近日,在武侯区南虹社区,两位男士正在往“爱心冰箱”里放矿泉水,他们是社区对面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当询问他们名字时,这两位男士摆摆手说,“东西是大家买的,我们只是爱心搬运工。这几天天气热,同事们一合计,想到了给冰箱里增加点水和方便面。”

  “爱心冰箱”的食物来源有辖区企业、单位的长期捐助,也有院落自治组织的大力支持,其中武侯区桂苑、林荫乐园两个院落业委会已捐赠了近千元的食品。

  桂苑自治小组组长田强萍说,每次只要一说到“爱心冰箱”捐赠,不用去动员,自然有居民主动站出来。有一次端午节院子里组织包粽子,有居民建议“我们能不能多包点送到‘爱心冰箱’去”,结果那一天“爱心冰箱”里多出来200多个粽子。

  在“爱心冰箱”的捐赠记录本上,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份感动。一位家住武侯区玉林横街的大爷听说“爱心冰箱”后,专程到超市买了两箱牛奶,骑着自行车送到社区放进冰箱后悄然离去;一位小朋友在家长的带领下,用压岁钱买来面包,放进“爱心冰箱”……这些事看起来虽小,但每一份善意的付出都感染了更多的人。

  “爱心冰箱”成为志愿活动阵地

U664P952DT20220823102357.jpg

        爱心人士带来水和方便面。武侯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川大华西学校志愿者队是“爱心冰箱”志愿服务的主力军,每天课余时间,不少同学专门抽空过来当志愿者,接收、登记捐赠食物,整理冰箱。

  一天,“爱心冰箱”前来了一位找不到家的老太太。志愿者黄丽和小伙伴商量了一下,决定先报警,然后再想办法留下老人。“如果让她离开很有可能会再次走失,甚至出现安全事故”。在“爱心冰箱”前,几名年轻的志愿者围着老人,一会儿聊天,一会儿讲笑话,老人愁眉不展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最后终于等到老人的儿子赶来,将她安全接回了家。

  “每一天,几乎固定的时间,熟悉的面孔都会准时在这里出现。我微笑着将爱心食品传递到他们的手中,他们也微笑着领取了食物,一切尽在不言中。”一位志愿者在自己的日记中如此写道。

  每年大学开学季,爱心志愿者表格上就会增加很多陌生的名字,“爱心冰箱”成为了社区志愿者公益服务的一个阵地。

  “爱心冰箱”一直有温度

20220824205408Akvd.jpg

         环卫工领取“爱心冰箱”的食物和牛奶。武侯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爱心冰箱”是2017年3月南虹村社区以“节约粮食,共享食物”为主题,发起的一个社区营造公益项目。通过号召个人及企业捐赠富余食品,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帮助。

  当时,不少地方都曾尝试过类似项目,但很多都因为“缺乏监管,一人多拿”等问题陷入困境,中途被撤销,善举得不到延续。因此,从“爱心冰箱”诞生的第一天起,社区就确定了以“源头保障、规范流程、制度约束、全程监管、信息公开”为核心的规范化流程,通过认真填报《食物捐赠接收表》《食物领取登记表》《食物报损表》等,严格记录爱心物质的捐赠、领取、报损等情况,并及时公示每月末对“爱心冰箱”食品留转情况的真实数据,邀请社区廉情监督员及广大居民对“爱心冰箱”运行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公布爱心监督热线接受社会对项目的评审。

  正是因为有严格的过程监督,才保证了公益项目的有序运作。

  5年来,已有50多家企业、500名个人为“爱心冰箱”捐赠食物,4000余人次的志愿者在“爱心冰箱”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4000小时。5年的爱心接力中,“爱心冰箱”没有出现过“断货”的情况,更没有一例恶性事件(如食物哄抢等)发生。“爱心冰箱”一直传递着城市的温度。(完)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广东省侨联 美南新闻 英中时报 澳门日报 大公报 香港文汇报 香港商报 加中时报 国际日报 波特兰新闻报 澳门讯报 新导报 莫斯科华人报 圣路易新闻 美国侨报 西华报 圣路易时报 联合早报 澳大利亚大华时代 华夏时报 澳华财经网 欧洲时报 环球网 希中网 泰国泰亚新闻网 迪拜新闻网 蓝海蛙中学留学网 东亚日报 日本新华侨报 国语日报 天下华人网 华商报 世界杰出华商协会 FOREXCT中国 澳华中文网 全球商会网 华商网 南非华人网 中澳教育交流协会 澳大利亚华人社区 华媒联播 FT中文网 加拿大华人网 BQ澳洲 洛杉矶华人资讯网 法国华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