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财视澳洲 >> 新闻资讯 >> 图片新闻 >> 浏览文章

走读运河 | 从大兜路到拱宸桥,寻觅「十里银湖墅」(下)



此前,我们回顾了「十里银湖墅」往昔的繁华和厚重的底蕴。


而今,在文脉古韵与繁华新貌交融碰撞之下,我们寻觅着「十里银湖墅」的影迹,从大兜路到拱宸桥,边走边感受运河的流水悠悠与江南本色。





“十里银湖墅,大兜二三里。”


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便是十里银湖墅的缩影,古刹香积寺、天下粮仓、河埠桥梁……皆汇聚于此。


然而王朝变迁、朝代更迭,当初的繁华中心卖鱼桥码头,如今已变成运河边的一块牌坊,旁边的雕塑再现了旧日“帆樯卸泊,百货登市”之景。


商人相互作揖,似是谈成了一笔合作生意。两位挑夫忙碌又矫健,他们肩上担着的是沉甸甸的生活,但也是商贸繁荣带来的希望。









走进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白墙黑瓦、禅音绕耳、品茶闻香、舞裳寻画,便是对这块历史古韵深厚之地的第一印象。


在保留东方建筑美学与江南气韵之时,大兜路又不断探索都市人文的闪光点,将传统文脉与城市活力融合,传达运河的碧波柔情。




“月亮与六便士”“植观南海”“步步生花”……文艺又小众、雅致又个性的店铺,让大兜路街区再次焕新,哪怕是周一的下午,也如数百年前一般,人潮簇拥、人影杂沓。






一路深入,便看到一座唐宋风格的寺庙——香积寺。从“香积寺”这一名字便可窥见它曾经的热闹非凡与香火鼎盛。


在香积寺门口的一侧双塔旁,一棵翠绿繁茂的大树投射而成阴影,成了行人、游客的休憩之地,颇有些“佛荫庇护”之味。这或许就是“心中有宁静,菩提自盛开”吧。







追溯「十里银湖墅」的核心地段,又深刻感受到大兜路往昔的深厚文脉与今朝的烟火气息,而当年的繁华盛景可是从武林门一路延伸至拱宸桥。


不管你是不是杭州人,不管你有没有来过杭州,或许都听闻过“一座拱宸桥,半部杭州史”的说法。


于是,我们沿着丽水路往北走,便来到了位于大运河最南端的拱宸桥。经历了数百年历史的沉淀,桥身古迹斑斑,桥下波光粼粼,即便是在高楼大厦的对比之下,也巍峨气魄。










拱宸桥的两岸,是现代与古韵的碰撞交织。桥东是繁华的运河上街,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桥西是历史文化街区,古色古香、艺韵流淌……


由旧厂房改建而成的手工艺活态馆,以及京杭大运河沿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传承,都让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不断散发着新的人文活力。桥西见证了昔日运河沿岸历经百年的浮世繁华,如今又承载着现代文艺与历史文化的相融相生。


无论是白日还是傍晚,桥西历史文化街区总是一幅人群攒动之景。附近的居民和来杭的游客,在夜晚的灯火辉映中,感受着这条古老的街区焕新的生命力。








沿着运河再往南走,便到了本次寻访「十里银湖墅」的最后一站——小河历史文化街区。


街区以小河直街为中心,周边保留了许多清末民初时期的建筑,是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中整体传统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的街区之一。












穿着旗袍倚门而立的女子,吆喝叫卖水果的挑夫,撑着油纸伞漫步的行人……在这里,你能感受到老杭州的安逸与惬意,又能看到许多文艺新奇的店铺。









如今的「十里银湖墅」,白墙黑瓦的古韵交织着现代建筑的绮丽,身于其中,仿佛穿越于千年。从大兜路到拱宸桥,从桥西到小河直街,“最杭州”的人间烟火,在穿杭而过的运河“银链”两岸徐徐展开……





编辑 | 何琼

审核 | 黄瑜、包成勇

*转载请标明出处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上一篇:加拿大多伦多樱花盛放

下一篇:没有了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广东省侨联 美南新闻 英中时报 澳门日报 大公报 香港文汇报 香港商报 加中时报 国际日报 波特兰新闻报 澳门讯报 新导报 莫斯科华人报 圣路易新闻 美国侨报 西华报 圣路易时报 联合早报 澳大利亚大华时代 华夏时报 澳华财经网 欧洲时报 环球网 希中网 泰国泰亚新闻网 迪拜新闻网 蓝海蛙中学留学网 东亚日报 日本新华侨报 国语日报 天下华人网 华商报 世界杰出华商协会 FOREXCT中国 澳华中文网 全球商会网 华商网 南非华人网 中澳教育交流协会 澳大利亚华人社区 华媒联播 FT中文网 加拿大华人网 BQ澳洲 洛杉矶华人资讯网 法国华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