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百重
艺术是研究美和创造美的专门学问,包括诗歌、文学、书画、乐舞、建筑、雕塑等等许多门类,对美的响往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在远古先民的足迹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
现在我们讲艺术的“艺”。“艺”这个字它从三千年前的甲骨文,然后到青铜时代的金文,再后到秦朝的小篆,到汉朝的隶书,直至近代的楷书,它不断发生着变化才变成今天的艺。开始的时候“艺”是表示一个人跪在地上,手在执火苗,后来变成双手去种树变成草字头,两个草,甲骨文的时候是一个火苗;到了金文,它发展者,就没有太象形了,慢慢地从象形到会意,变成两只手种树,树种在泥土上,那就叫“艺”。所以艺字从最早是火苗到种树,然后树加上土,最后“艺”字表述还不够,又在下面加上一个“云”,古代呢“云”表示耕耘的意思。大家在南方看到种水稻,种水稻先要耘田,然后又增加了这个“乙”字。“乙”字它表示萌芽的状态,一棵小草,它慢慢地成长了。从艺字的发展中可以看到社会的行进。在周朝的时候,定了周礼,就是规矩,就像现在讲的法律一样,衣食住行,都要遵守规矩。比方说周朝“养国子之道,乃教以六艺,要通五经贯六艺。”(周礼·保氏)学习五经之外,一定要教六艺。要学会这六种东西: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是什么呢?是规矩,比如吃饭有吃饭的规矩,上课有上课的规矩,上朝有上朝的规矩。第二个,古代的时候跟今天音乐纯粹用来作为精神追求还不一样,古代許多场合中都需要有音乐,甚至吃饭都要敲钟鼓乐,所以有“钟鸣鼎食”的故事。这些音乐都有象征性,有内容,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三个,古代的学生要学习射箭,要学体育运动。 要会驾车。要学会写字。“数”这个字包含比较多的内容,不光是算术,不只是算学,除了基础的我们讲的数学概念之外,还包含有中国古代对天文,对星象,甚至有预测未来的占卜学说。当时的人才要求学习的内容比较多,要全面发展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博士,真正的优秀人物,历史要求人物必须是通才,文武全才。随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分工的精细了,才要求有专才、专门家。艺加上术,艺术成为专门研究研究美和创造美的学科。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自然拥抱着我们:天地山川,日月星辰,季节轮换,潮涨潮落,春花秋实,草木虫鱼,大河奔流,云海日出……触目之处,万物充满了生机,放心寻找美就无处不在。天地大德曰生,(易系辞)人是万物之灵,生是万物发育生长,生命是有规律的,需要在有限的生命里,把握、理解、享受生命的种种美好。远古的先民用有颜色的泥土涂抹身体,用经过挑选的石块排列在死者的身旁,当人类还在和大自然相适应,求生存的初期,就已经开始了美的探求。当孩子用幼稚的手捏弄泥沙的时候,当劳动号子从口中喊出的时候,当火光燃起,围着火堆舞蹈的时候,当人们用鲜明的色彩在岩石上描画的时候,艺术创作就已经开始了。日出日落,岁月沉淀,时光流逝,创造不停,传至今天,几千年的优秀经典,形成了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更新,通讯发达,交通便捷,科技进步,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了。有限的时间却被手机晒图和各种游戏,广告谎言占有了,快餐、快车、快递、笔记本电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匆匆忙忙向你迎面压来,疑惑迷惘却常常困扰人心。要使人的生命走向文明的新高度,需要静下心来,擦亮眼睛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艺术作品。需要我们去学习,去传承才能走向未来。
艺术来源于生活,美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先从衣食住行说起,每天早上,每一个人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找衣服穿,穿什么衣服,怎么穿,就是审美的开始了,就是一门大学问。谚云:“三代为仕宦,方知穿衣吃饭。”上古先人说过:“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坤”。中国历代都有严格的穿衣服规矩,是古代社会严内外、别亲疏、昭名分、辨贱贵的一种依据。上古的服装基本上是上衣下裳,后来进步成裤子,衣为了御寒,裳是挡身子。通常衫袄都是宽袍大袖,中间扎一条带子。古代礼服称谓冕服,玄(黑色上衣),纁(黄赤色的下裳),玄象征天,纁象征土地,裳分两片,前面用三幅布料拼成,三是奇数为阳,后面四幅布料,偶数为阴,象征宇宙阴阳,含人在天地间,有天人合一之义。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故称夏,华夏之名即来源于衣冠与礼仪。古代中国人对穿衣所赋予的辨别身份的意义,远远超过对身材修饰的要求。据“周礼·春官”记载:元端又称“玄端”,盖天子下达于士通用的齐服,每幅都是正方形,象征君子端正方直的品性,成为先秦时代的礼服。“深衣”是连着衣裳而纯之以彩者,不同于上衣、下裳的而是上下一体的,但分开裁,再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称为深衣,以色彩装饰衣缘,以五德对应五彩,五色代表国运,也代表四季更迭,春青、夏赤、季夏黄、秋黄、冬皂。
到了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有感于宽袍大袖不适应战争和生产的需要,把服装作了改革,从长袍大袖改为短衣窄袖,穿起皮靴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服装,建立了灵活机动的骑兵,把农耕社会和游牧民族的服装结合起来,丰富和推动了服装设计从等级规矩走向实用美观的方向。秦汉以后历代都有所发展,根据潮流的起伏,由寬袍大袖到短衣窄袖, 從絕代有佳人的長裙拂地到唐裝敞開胸懷,宋人穿著修身適體,窄袖緊衣,明太祖則要“上承周漢,制定服飾制度”。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审美取向,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穿衣审美传统。
清朝入关,强令汉人剃头留辫子,改穿满族服装,虽有许多曲折,中国服装却是经历又一次大变革,长袍马褂、紧身窄袖、高领旗袍、多开衩,官吏开两衩,皇亲国戚开四衩,以开衩为贵。清帝和官员穿着补服,绣有金丝彩绣的图案,文官绣禽鸟,武官绣走兽。清代朝服上使用象征法统地位的十二章纹样并根据不同时令穿不同服色,春红、夏明黄、秋月白、冬祭天用蓝,乾隆皇帝高度概括了以纹饰彰显身份等级的意义。一直到清末,每次改服易制,都曾引发了一次次政治冲突,服装本身承载了政治的重负。
脱下满清旗装进入民国以后,新旧交织混杂,不中不西、不伦不类的服装同肩并行,三十时年代的北京大学生最时髦的服装是,冬天一件长袍,一条西装裤,脖子上为圍一条围巾,头不带帽。从学生装到中山装也是政治色彩鲜明的服装,旗袍融入西方剪裁和现代审美有了更大的普及和发展。新中国建立以来,服装依然经历着种种变迁,开始人们一律改穿中山装,布色还必须是深蓝色的,五十年代中,列宁装成了一种时尚,旗袍在生活中淡出,直至完全消失,布拉吉、乌克兰衬衫闪过一阵后,全国统一着装,没有性别的服装,但是在全民简朴的服装里却出现了假领子,可见美的要求依然存在人的心里。红卫兵军装风靡一时,千年衣冠古国的风姿不再,只留下特殊时期的历史印记。
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不用布票了,棉布、絮棉全国敞开供应了。时髦风从香港经广东刮向全国,港式服装、港台歌曲和粤语粤菜一起风行在中华大地,接着是国人审美意识的苏醒。人的性别、年龄、环境差异是天生的,遗传的、天经地义的,由此产生的心理意识,行为标准的差异也是非常正常的,强烈的扮美欲望,带来松绑之后不知所措、莫名其妙的穿戴。“工农兵学商,人人倒服装”,超短的、加长的、古典的、前卫的、露肩露背露肚皮、半遮半掩半透明,真是百花齐放美不胜收了。
审美是需要引导的,模特儿的时装表演象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发展起来,工厂街道、农村都有自己组织的时装表演队。1985年广州首届羊城青春美大赛影响到了全国各地,接着进入品牌时代。尽管大部分穿着者并不清楚品牌的文化内容,扮酷、追风、哈韩哈日、透和露的性感风格,内衣外穿现代版的中国肚兜构成了世纪末的香艳风情。网络使新新人类生活刹那间鲜活和广阔,中国时尚没有禁区,奇裝異服,美容整容,很多迷失了自我,監於美丑難分,美育成為現實生活迫切的要求。青少年沉迷在影视和快餐文化中成长,由于资讯发达,旅游爆热,国际交流频繁,对表面装饰的嫌弃使服装设计领域在现代主义的立场上渐渐有了理性的思考,对文化的要求逐渐成为精神上的共识。怎样穿衣是美的,首先要适合,环境、文化、时间、身份都要考虑到,最重要适合自己,每个人都是个性的,不能跟风。远看颜色近看花,各有灵苗各自探,不要被名牌忽悠,不跟风,不随大流,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回到本真,大千世界每一朵花,每一棵草都和人一样有独立的美,只有每个人都穿戴美了焕发出青春来,世界就是美好的了。
民以食为天,先师孔子早就提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吃饭不仅仅为了饱腹,而是一门学问,一种文化。法国名厨保罗・博古兹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国菜有好多深的学问。”美食一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一章。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就有“佳肴必用美器”的要求,吃要有规矩,要有儀式感,“礼・饮食必祭,示有所先也”。吃之前,要祭祀祖先,为适应祭祀的需要,发明了古代的火锅,现在可以看到的商代晚期的方形“温鼎”可以作为一种代表,温鼎结构把锅和灶合在一起,就食时可以内放炭火,边热边食,也可以把食物放进去涮着吃,《韩诗外传》中记载,古代祭祀或庆典,要“击钟列鼎”而食,火锅随着历史不断地衍进,魏文帝时期的“五熟釜”已经类似今日流行的鸳鸯火锅了。
无论是钟鸣鼎食(汉・张衡《西京赋》,显示贵族或富人生活著华)还是寻常巷陌的妈妈菜,都要讲究色香味三个要素的统一。讲究养生,吃得有益于健康,有益于生命,呈现着文化礼仪,代表着出各个民族的生活习性。
酒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说夏朝的杜康为造酒的始祖。他原来以牧羊为生,把小米粥装在竹筒里去放羊,有一次把竹筒遗忘在大树下,过了半个月,找回那个竹筒,发现小米已经发酵,变成了酒,由此效法开始了酿酒。当然这是个传说,在山东莒县,原始社会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一整套酿酒的器具和饮酒用具,有觥、尊、罍、盂、高脚杯、小壶等等,可以说,中国酒的起源在五千多年以前,就可闻到清香了。不过早期的酒都是米酒,用高梁、小米、稻米酿制,属低度的酒,所以才有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的故事。到金元时期,马背上的民族,酿制出了烧酒,才有了高度酒。有人说酒文化与酒同时产生。《尚书·酒诰》篇是第一篇有明确记载关于酒的文章,内容是禁酒,酒诰把酒的用途限制在祭祀,用上天和文王的口吻来教导百姓有节制的饮酒,酒的属性已经超越了饮用,上升到政治伦理的层面,可以说酒禁是酒文化的伊閞始,酒文化是酒禁扩展放大了。历代以来,戒酒、禁酒产生了许多故事,也成为酒文化的一种史料补充。
茶树原产在中国,现在世界产茶的国家都直接或间接从中国引进茶籽茶树。饮茶也有很深厚的文化含义,不光是有益于健康和提神。由古代茶马古道、丝绸之路到今天的“一带一路”都带着茶的芳香。《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古代称“茶”)中国先人认识茶是从它的药用功效开始。唐代陆羽精于茶道,写下世界上第一部“茶经”,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饮茶、品茶眼随时光的流转,已经成为世界三大饮品:茶、咖啡、可可之一。茶原先不是泡着喝的……慢慢随着诗歌、文学、艺术的介入,茶成为文化的一种表征。
住是一门大艺术,不仅要求美观、实用、方便,还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理想和种种期待。早先我们的先民开凿窑洞居住的时候,就知道要依山傍水,向阳门第的重要性,到了砍伐树木建造房屋,既要求有实用价值又兼具观赏的意义,诗经“小雅斯干”说:“……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同时要求建房造屋符合藏风聚水的传统风水学的要求,要求驱灾辟邪,聚财兴家,子孙绵长。中国建筑比较倾向于水平方向的发展,以“隔与不隔”为设计特色,单体的小民房谓之间,间与间既相隔又相通,隔为使用方便,通使房子不会逼促,不会一览无余,有回旋。土地宽敞时可以横向展开,成为五间、七间、十间的厅堂廊庑毕具的大屋,纵向延伸,中间留院落,成为几进几进的深宅大院,向高处建筑,成为楼阁:向四面环境联结成北京式的四合院。江南式的走马楼,依不规则地形做散点布置,配置假山、鱼池就成了园林建筑。单间房屋相连有丁字形、工字型、品字形、小四合院等,发展到豪华的明清宫殿,现在的北京故宫,达到中国古代建筑的顶峰,充分体现了皇家威严的等级制度和天子富有四海的政治理念。
中国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建造房屋,世代相传,安土敦乎仁,生于斯,老于斯。建立了城市,人们进城了,从秦汉时期就开始有了房屋租赁的行业,到唐朝宋朝,就有了比较发达的市场。《太平广记》记载唐顺宗李诵在任太子时就曾赁宅求利。“舍钱三十万,为(贾)昌立大师影堂及宅舍,又立外屋,居游民,取用给”。北宋名相韩琦说:“自来政府臣僚。在京僦(租)官私舍宇居止,比比皆是。”(《安阳集》卷6《辞避赐第》)。南宋理学家朱熹也说:“百官都无屋住,虽宰执亦是赁屋。”(《朱子语类》卷127)寇准一生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富贵四十年”据说也“无田园邸舍”,每次回京只得寄居僧舍或赁宅。至清代官至吏部尚书的陈孚恩都赁屋而居,在北京房屋租赁是十分普遍的,而且有专门官房、租金管理制度。在城里居住、租房子,一直是中国人很普遍的生活方式。解放以后,仍然是这样,房管部门租房子给百姓住。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商品房出现了,有房地产市场,才开始买房子,城市化不斷擴大, 城里房價高漲,集全家的力量买一间适合的房子,扛著房貸過日子很普通的事了。房子是用来而住的,衣、食、住、行都是为了提升生活质量,如果给自己添加压力,或者为了攀比,那就失去美好的本意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每一个有志学者所向往的。司马迁行万里路写下《史记》;李时珍行万里路写下《本草纲目》;徐霞客行万里路写下游记......行万里、长见识、阔心胸,面对大自然,面对生活、人文、历史痕迹,经历风雨阴晴,绝对不是任何屏幕所能代替的,只有走天下,才能理解人生的幸福所在。秦始皇统一了天下,颁令字同文,车同轨,开辟第一条高速公路从咸阳可以直达四方。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把长江黄河连在了一起,扬帆可以千里万里。郑和七下西洋,巡行了几个大海。到现代,高铁、飞机,无远弗达。背包游、自驾游此起彼伏,摄影机手机记录了每一道行踪,游得远了,游得快了,但要怎样游得好,真要认真想一想。有几点建议:一是有目的的游,想好为什么游,去哪里游;二是游得慢,游得认真。只有慢才能看到想到,才能拥抱大自然,美需要耐心去发现美需要平静的心态去接受,只有真感受到了,回味无穷,才能一生受益。
发现美,要从真实开始,举例说:天有阴阳,人分男女,女汉子、女强人、女中丈夫,违背了自然规律,就是不对的,同样的说伪娘、妈宝娘娘腔肯定不是男神。男人要有阳刚之气,女儿要有温柔胸怀,这是天经地义,任何扭曲都是不美的。今天有些人追捧小鲜肉,个个都像病态一般,肯定是逆流。“魏晋之际也曾有“何郎敷粉,荀令熏香”,以男子而具妇女柔媚病态竟为一时美的标准。史传叙述到这一点时,具有深刻讥讽”。(沈从文·古衣之美)这个真实是对待自己真实,我是谁,我知道什么?絕不能自欺欺人。这个真实是对大自然要真实,要有敬畏之心,要尊重自然规律。这个真实,是要对艺术创造真实,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筛选,要认真学习,其中有史、有文、有艺,分清源流辨其脉络。发现美,认识美,到创造美,是一个升华过程,只能从真实开始,必须尽一生的努力,庶其无憾。
少時學畫,讀龔半千課徒畫稿,開章明義第一句就是“未學畫時先學看畫”,明是非,辨美丑是美育的基礎,幾十年來, 循此看畫、讀書、用真心、真情去看待生活,去努力藝術創作,其間薄有所得,今集而成冊,求教於高明,是為序。
己亥立秋京師有佛堂記
郑百重艺术简介
著名中国画家郑百重先生是当代青绿山水画代表人物。现任福建省画院名誉院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中国国家画院国画专业外聘研究员、厦门大学教授、闽江学院教授、北京荣宝斋画院山水画导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 国家一级美术师。先后应聘担任全国山水画作品展、建军九十周年全国美展、全军美展及多次全国画展评委,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八、九次代表大会特邀嘉宾。作品为中国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美术馆、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学院和美国国家博物馆、美国卡内基博物馆、美国通用公司美术馆等重要艺术机构收藏。编著出版有《中国美术史略》、《中国画大讲堂》、《百重山水》、《郑百重画集》、《百重世界》、《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郑百重》等二十多种著作,为当代中国画创作和教学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