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财视澳洲 >> 新闻资讯 >> 热门话题 >> 浏览文章

天时地利人和 侨都的“城”与“诚”

天时地利人和 侨都的“城”与“诚”

——2024江门马拉松赛侧记


       时隔一年,江马再临。12月15日,2024江门马拉松赛如约而至,来自海内外的约2万名跑者齐聚中国侨都,共同演绎一场波澜壮阔的“万马奔腾”。


       在去年成功办赛的基础上,今年江门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市县联动,高质高效推进筹备工作,致力把赛事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得精彩,从而打造“江门马拉松”高品质赛事品牌。
 


瑜伽教练刘焕霞完成半马后做起了高难度动作。郭永乐 摄
 

共谋一场赛


       浓重夜色中,一座城因为一场赛事而悄然热烈着。


       15日凌晨4时许,天还未亮,家住台山的余国亮便早早起床,前往马拉松赛现场,这是他第二次参加江门马拉松赛。对这个跑步10年的运动爱好者而言,“这场在家门口的赛事绝不能错过”,为此他提前半年就开始作准备。


       和余国亮一样奔赴这场赛事的,还有约2万名跑者。清晨6时许,在马拉松起点集结区域,比赛尚未开始,却早已人头攒动,选手们个个摩拳擦掌,积极迎接即将开始的马拉松比赛。


       作为近年来我市举办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专业性最强的标志性路跑赛事,江门马拉松赛线路长、参与人员多、交通安全保障要求高。赛事的举办,不仅是对城市组织协调能力的大考,也是对城市应急处理能力的考验。


       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赛事相关工作,按照办赛要求,在赛道设置、交通引导、志愿者培训、医疗保障、安全保障、食宿保障、功能区流线规划等方面作了精心安排。


       2024江门马拉松赛尚未开跑,但优秀已经“藏不住了”。


       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不少刚领完江马物资的网友纷纷晒出自己收获的小惊喜——浓缩展现侨乡文化的文创台历。礼品虽小但诚意满满,台历以鲜明的特色、生动的内容、明艳的色彩,获得大批参赛者点赞。


       赛事举办当天,市四套班子有关领导一早便来到现场调度,确保赛事安全有序进行,并出席起跑仪式,为大赛鸣枪发令。


       可以说,市、区两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通力合作,以及广大市民朋友的全力配合,为江门在此次城市综合实力的总动员、总测试中交出完美答卷,打下了扎实基础,受到参赛跑友的广泛称赞。
 


选手与市民热情互动。 赵可义 摄
 

共暖一群人


       “砰!”15日早上7时30分,伴随着清脆的发令枪响,选手们迈开矫健的步伐,欢呼着冲出起跑线,传递着奔跑的快乐与激情,赛道沸腾起来了!


       “侨”是江门最大的标签。穿过千年长廊,侨乡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让江门形成丰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人文气质。


       如何用一条线,串联起一座城市的美景与底蕴、历史与未来?江门的方案是:优化路线设置。


       今年的路线跨三区,赛道途经滨江体育中心、滨江碧道、马拉松公园、城央绿廊、白水带公园、下沙公园、圭峰山、新会人民会堂等重要地标和自然景观,旨在让选手迈进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之旅,用脚步丈量江门之美与江门之变。


       奔跑吧“蓬”友;奔赴江海,奔赴未来;今日新会,来年再会。江门三区纷纷响应,打出响亮的主题和口号,彰显侨都时尚活力的同时,向选手们发出邀约,充分展现侨都的满满诚意。


       “江门马拉松赛沿途风景很美,尤其是江边的碧道,非常适合运动。”肇庆选手程轩曾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留学,在他眼里,江门的风景像墨尔本一样美。


       在酒店和景点服务方面,江门39家酒店共同参与成立爱心酒店联盟,为参赛者提供优先预订和房价优惠服务;参赛者凭本人报名凭证及身份证享受江门景区优惠,优惠主要以免票或门票五折优惠为主,让参赛者在比赛之余能够更好地了解江门的侨乡文化和风土人情。


       在今年的江门马拉松赛场,有3450名像杨叶舟这样的志愿者投入赛道服务,为赛事提供全方位保障。


       除了提供服务的志愿者,还有无数马拉松“助跑者”。特警、消防、安保等维持现场秩序,医务人员时刻关注运动员状况,理疗师们帮助选手进行赛后恢复……

这只是江门马拉松赛的一个剖面。看似“举重若轻”的背后,实则有很多人的努力,这是一座城市的合力。
 


近2万名跑者沿着风景如画的赛道尽情奔跑。


共赴一座城


       15日7时56分,欢乐跑终点迎来首名冲线选手郑成小。随后,大批选手陆续抵达滨江体育中心,留下温馨、快乐的瞬间。


       8时41分,半马迎来第一位撞线选手耿克彪,他以1小时11分35秒的枪声成绩,获得半马男子组冠军。


       9时54分,选手邱远青以2小时24分的枪声成绩冲线,成为全马男子组第一名。


       ……


       赛道内,有人不舍热爱,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成就感,用汗水和努力诠释“无负今日”的意义;有人突破自我,创造出生涯最好成绩,展现出“邑马当先”的精神。


       赛场外,志愿者从赛前检录、现场指引到物资补给,每项工作细致入微;公安、交通、医疗等部门密切配合,让江门在选手心中留下最美好、最暖心、最有人情味的一面。


       通过一场马拉松赛事,更多人来到自己的城市,爱上自己的城市,是所有城市的愿景。


       江门做到了。


       跑一场马,爱一座城。


       江门是全国文明城市,百年华侨史孕育出“爱国爱乡、拼搏进取、开放包容”的侨乡精神,江门市民素来团结友善、热情好客,这些都是我们作为东道主的“底气”。


       13时45分,随着全马终点关门,本届马拉松赛圆满落幕。


       跑起来吧,和江门一起,奔向更美好的未来!(文/黎禹君)

 

全国40个 全省唯一

江门恩平获评气象旅游指数定标城市
 


依托优质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恩平市积极发展以温泉为“龙头”的旅游业。 徐卫良 摄


       12月16日,第三届中国气象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发布了《中国气象旅游发展报告(2024)》,并首次推出“中国气象旅游综合指数”,揭晓了40个气象旅游指数定标城市。其中,江门恩平市凭借卓越的气候条件,入选“避寒旅居”类气象旅游指数定标城市,成为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且评价等级达到最高的“优”,并在会上作为“避寒旅居”类型示范案例城市被重点推介。


       《报告》指出,恩平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全年气候舒适度长度为11个月,阳光充足,气候宜人;冬季温和,气温常在15℃至20℃之间,避寒条件优越;气候湿润,空气质量优良,有助于改善呼吸道健康,适合进行冬季休闲和康养活动;生态环境良好、人文资源丰富、气候禀赋优越、避寒属性突出,具有冬令避寒、富氧康养、游赏乐养的养生气候特点。


       恩平市还有丰富的地热地质资源,拥有四个天然地热泉点,是避寒旅居的优选地。凭借“中国温泉之乡”“地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避寒宜居地”“中国天然氧吧”“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殊荣,恩平市通过精心打造避寒宜居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了绝佳的避寒生态旅游体验。


       近年来,恩平市抢抓政策机遇,分别于2019、2022年成功创建了全国首个“中国避寒宜居地”和“中国天然氧吧”,成为全省唯一拥有两个“国字号”气候品牌的地区。在此基础上,恩平市充分发挥气候“双品牌”优势,以“品牌+”方式,实现乡村气候生态价值转化,在推动文旅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有效激发了恩平旅游消费活力,有效带动了文旅产业发展,吸引了许多游客到恩平体验“只此青绿”的富“氧”温泉游。(文/胡伟杰)

 

深圳机场江门(江海)前置仓正式开业

节省企业外贸空运周转时间,降低物流成本
 


深圳机场江门(江海)前置仓开业后,可让货物运输更加便捷高效。


       12月17日,在江门市江润物流园一期内,锣鼓声震耳欲聋,货车川流不息,深圳机场江门(江海)前置仓正式开业,标志着深江物流体系的重要节点落地启用。

据介绍,深圳机场江门(江海)前置仓的仓库面积达400平方米,由百力国际物流(深圳)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前置仓是在机场货运区外设置的具备集货、分拨、查验等功能的航空货物仓库。货物在前置仓内即可进行统一称重、装车等货物收运的前置流程,并集中运输至深圳机场,货主无需往返深圳即可将货物发往全球,提升企业的仓储、运输体验,节省了大量的装卸、运输成本。


       据了解,今年6月,深中通道建成通车,江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迎来“大桥经济”重大历史机遇,区位优势迎来重大突破和提升,成为环珠江口“黄金内湾”重要组成部分。江门国家高新区(江海区)作为深江合作桥头堡,正在建设对接深圳、深化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的战略平台。与深圳机场共建物流前置仓,是江门国家高新区(江海区)全方位对接深圳,推动深江合作不断深化的重要体现。


       “江海区外贸企业众多,对航空货运的需求非常大。深圳机场江门(江海)前置仓的启用,将大大节省企业的外贸空运周转时间,降低物流成本,优化江海区的营商环境,对外贸企业的集聚具有极大的赋能作用。”江海区发展和改革局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文/图 陈婵 黄诗婷)

 

江门首个机器人产业园首期项目封顶

14家机器人制造相关企业签约入驻
 


鹏厦机器人智造园项目效果图。


       12月16日,位于新会区会城街道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的鹏厦机器人智造园首期项目正式封顶,14家机器人制造相关企业签约入驻。市政协副主席汤惠红出席活动。


       据悉,鹏厦机器人智造园项目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机器人产业项目,也是江门首个机器人产业园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目前,该项目已建成11栋企业总部、4栋高层产研大厦、1栋企业服务中心及人才公寓,将重点发展机器人、传感器以及智能制造等产业。该项目预计明年下半年完成首批企业入驻、2026年完成园区全部招商,满产后年产值8亿—10亿元。


       “一年多就实现多栋厂房封顶,这离不开江门市、新会区各级部门的保姆式企业管家服务。我们将全力推动机器人产业做大做强,为江门、新会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鹏厦机器人智造园项目负责人王志博表示。


       “我们公司已订购了3万平方米用地,园区为我们提供了卓越的发展平台。入驻后我们将开拓创新,为江门半导体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入驻企业代表、深圳市牛耳商用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魁表示。


       汤惠红表示,江门市将一如既往为企业发展营造最优的营商环境,提供最好的成长沃土。(文/黄胜)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广东省侨联 美南新闻 英中时报 澳门日报 大公报 香港文汇报 香港商报 加中时报 国际日报 波特兰新闻报 澳门讯报 新导报 莫斯科华人报 圣路易新闻 美国侨报 西华报 圣路易时报 联合早报 澳大利亚大华时代 华夏时报 澳华财经网 欧洲时报 环球网 希中网 泰国泰亚新闻网 迪拜新闻网 蓝海蛙中学留学网 东亚日报 日本新华侨报 国语日报 天下华人网 华商报 世界杰出华商协会 FOREXCT中国 澳华中文网 全球商会网 华商网 南非华人网 中澳教育交流协会 澳大利亚华人社区 华媒联播 FT中文网 加拿大华人网 BQ澳洲 洛杉矶华人资讯网 法国华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