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此前,“钓鱼报价(underquoting)”之风在房产中介中盛行。不少中介故意向买家报出远低于市场价的所谓“指导价”,诱骗他们参与房产竞拍。意向买家若无法负担真实房价,就只得败兴而归。这些中介因此在拍卖市场赚取了更多佣金。政府立法打击后,“钓鱼报价”的现象逐渐减少。目前,更常见的是卖家对物业“漫天要价”的情况。
悉尼沃拉拉(Woollahra)地区的房地产中介菲利普斯(Alexander Phillips)称,因为人们对自己的物业(价值)总是过于自信,约4至5成卖家在最初的售房咨询中,都会对房产估价过高。这些卖家大多是想卖掉现有的大户型物业,转而购入更便宜的小户型。比如,卖家希望把现有房产卖出400万澳元的价格,然后再买一处200万的房产。
菲利普斯表示,这种做法容易造成“信用差距”,即卖家的要价与实际市场价有出入。他指出,这多是因为卖家不清楚市场行情。
另一方面,买家对房价的判断能力则很少出错。菲利普斯称,当50-60位有过竞拍经验的买家给出了不同报价,那就说明这所房子的要价可能确实过高。这时,他们会直接询问卖家的底价。要是卖家坚持高标价,他们会拒绝再代理销售,转而去代理其他标价实在的物业。
菲利普斯还提到,一些狡猾的中介可能为了赚取更多佣金,而故意狮子大开口,特别是在住房供应较低的情况下。但两位房产中介均表示,要是卖主坚持高标价,将拒绝代理销售,称此浪费时间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