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财视澳洲 >> 媒体聚焦 >> 名人访谈 >> 浏览文章

叶檀:紧缩周期保证投资收益的不二法门唯有控制风险



    中国经济目前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期?为什么A股市场下行,为什么总体负债上升?总体而言,大规模借贷周期暂时告一段落,中国经济现在仍处于去杠杆周期。

  1978年改革起步,中国开始进入加杠杆过程。现在,加杠杆过程不再明显,两件事显示货币发行量趋于下降。次贷危机之后,M2增速从12%到18%不等,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M2增速稳定下降到13%左右。2015年当年基础货币总量为27.64万亿元(货币发行6.99万亿元,银行存款准备金20.65万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77万亿元,降幅6%。近十多年来首次出现基础货币余额年度下降,具有象征意义。

  不断加货币杠杆扩大投资的时代过去了一半。之所以说过去了一半,是因为高铁、“一带一路”、核电等投资还在加码,并且总体而言M2还将上升。但在另一面,传统行业、僵尸企业已经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去杠杆进程。

  钢铁、水泥、造船、玩具等行业的部分企业劳动生产率下降、成本上升、产能过剩。货币能够拉动的GDP正在大幅减少。2015年M2增速高达13.3%,但是经济增速只有6.9%,创下25年来新低。货币效率下降,在空转中嘎嘎作响。

  货币还在发,情况未见好转,生产出一大批没人买的产品,这才有了去除过剩产能、出清僵尸企业等提法,无法出清的产能只能动用外科手术割除。

  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还可以用加入WTO、拉动房地产与汽车消费的同时提高货币发行量来拉动经济,现在此路不通。城市交通混乱显示汽车消费进入瓶颈期,国际市场已经无法消化中国的过剩产能,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去库存也不是短期就可以迅速见效,中国需要的是制度性的壮士断腕改革。

  去除僵尸企业以及反腐,就是为了去除高昂的中间成本,最终提高生产率,如果中国的清廉能够成为制度优势,意味着产业成本将大幅下降。

  但在此过程中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投资者已经从股市下挫、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一些信用债违约体会到风险的上升,未来风险还将继续上升。

  中国企业的负债率已经超过警戒线。1月19日《纽约时报》撰文指出,2015年12月,中国社会融资规模为2760亿美元,增幅比11月份高出78%,是同年6月份以来的最大增幅。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末,国有企业负债总额77.68万亿元,较8月末暴增5.93万亿元,前9个月国企新增负债总和超11万亿元。

  加杠杆周期、高投资周期的潜台词是投资就有利润,但现在不同,投资掉进黑洞的可能性正越来越大,收益率下降意味着投资成本相对上升,这将使投资者更加谨慎,或者要求更高的回报以弥补风险损失。

  中国市场正处在两极化,有政府兜底或者隐性兜底的债务成本被迫下降,比如地方债互换、PPP项目等;而没有兜底的中小企业成本上升,到目前为止,场外市场的短期终端融资成本维持在两位数以上,并且非常坚挺。

  股市与多样化的直接融资渠道本来可以作为资产配置、降低融资成本的补充,由于圈钱与内幕交易不断恐慌蔓延,股市已经冻僵,只剩下债市从左手倒到右手。

  全球主要经济体大体上都在去杠杆。在紧缩大周期,保证投资收益一是控制风险,二是控制风险,三是控制风险。找到新生的经济力量进行准确投资的重要性只能排在第四位。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广东省侨联 美南新闻 英中时报 澳门日报 大公报 香港文汇报 香港商报 加中时报 国际日报 波特兰新闻报 澳门讯报 新导报 莫斯科华人报 圣路易新闻 美国侨报 西华报 圣路易时报 联合早报 澳大利亚大华时代 华夏时报 澳华财经网 欧洲时报 环球网 希中网 泰国泰亚新闻网 迪拜新闻网 蓝海蛙中学留学网 东亚日报 日本新华侨报 国语日报 天下华人网 华商报 世界杰出华商协会 FOREXCT中国 澳华中文网 全球商会网 华商网 南非华人网 中澳教育交流协会 澳大利亚华人社区 华媒联播 FT中文网 加拿大华人网 BQ澳洲 洛杉矶华人资讯网 法国华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