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维乾,新黄帝医学创始人、中医学家,男,1944年7月 1 1 日生于甘肃兰州市,陕西西安市蓝田县人,陕西中医学院毕业,中医副主任医师,北京松柏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北京)高级研究员,汉中市汉医药研究所所长,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民间疗法研究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药技术开发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 中国国学院大学专家委员会特邀研究员,中央老干部健康工作委员会高级保健医师,国务院中国科技创新发展促进会认证专家,《中国梦·中医卷》副主编,新黄帝医学创始人。
在2015年10月出版的王国强主编的《中国梦·见证系列·中医卷》一书里,第一副主编范维乾首次以“新黄帝医学创始人”的身份亮相登台(1)!2015年12月14日和2016年2月22日,中华网、泰亚新闻网、北京新闻网等多家网站关注了 “中医学家范维乾大话中医学的科学性”和“中医学家范维乾先生大话21世纪的中医学”的学术论文。2016年3月《今日中国》(两会特刊中国力量),刊登了“21 世纪走向现代走向世界的中医学”,“新黄帝医学”闪亮登场,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只见这位 1944年出生的古稀之年的老者,精神抖擞,充满活力,对中医学的见解,一针见血,语惊四座! 他说,如今血糖与血压,细胞与蛋白质,这是连初中生都知晓的科普知识,而作为人体科学的中医学却与之格格不入,抱残守缺, 自我陶醉,有人甚至明目张胆地要“废医存药”! “分子细胞”,成为中医学难以逾越的“大山”!“中医能治病就科学,保健养生有功,分子细胞属于西医”等,无疑是中医学界推卸责任、故步自封、明哲保身的托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举世无人挺身而出宣讲中医科学性的危难时刻,“新黄帝医学”创新理论涅槃重生,古树新花,闪亮登台,一鸣惊人! 原来来自《黄帝内经》的“新黄帝医学”,是能够直面分子细胞,宏观拿来微观,系统拿来局部,中医拿来西医,具有超前先进性和科学性的高级人体自然科学!这一成果被学术界誉为“中国当代重大创新理论成果”(2)2016年3月8日,中国医学促进会下发28号文件称:“经国家卫计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科协、 有关单位领导推荐,鉴于您在医学领域取得优秀科研成就,为祖国的医学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极大的促进了医学事业的创新与国际化发展,经研究决定吸收范维乾同志担任我会副理事长”。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张仲景、 叶天士等创造的辩证施治体系走出了第二步,“新黄帝医学” 则是中医学有史以来迈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走向现代走向世界的第三步,是《黄帝内经》的“分子细胞现代版”(3--13)!
初学中医有梦想
1961年是国家困难时期, 先生就读的西安卫校放了长假,回到了陕西蓝田县的农村。 眼见农村难以温饱,有病就“扛”的情景,自学中医,治病救人。 没有师傅,完全靠自己去悟,问诊、看舌、摸脉、翻书查方药。 虽然中医学是“济世良方”,但它为什么能治病,科学性是什么? 成为终身困扰心头难以破解的梦想。
黄帝内经的中国梦
《黄帝内经》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人文初祖”黄帝敬天重地,认为人体生命与万事万物一样,必然遵循“万物之纲纪”的“天地之道”,其水火寒热、阴阳升降、表里内外、高低上下、燥湿等等“自然景观”,表明了黄帝医学是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界联系为一体的名副其实的高级人体自然科学!
黄帝们认为“百姓大众”(“使百姓昭著,上下和亲”)是“人体社会”的基层,而“心者君主之官、肝者将军之官”等,是“人体社会”的高层,前者是微观,后者是宏观。 凡宏观必然涵盖微观,微观必然升华为宏观,宏观与微观是统一体,谓之“宏微规律”。黄帝们认为人体生命是物质的,称为“肾精”,“精之为物,重浊有质,形体因之而成也”(张景岳)。 乃指蛋白质、核酸、脂质、糖等人体的基本结构物质及其所形成的细胞,故“形即精也,精即形也”(张景岳)。但黄帝们认为人体生命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肾精”会“精化为气”,“精化为气,谓元气由精而化也”(张景岳)。元气指肾精中蕴藏的生命原动力,肾精是元气的载体,目视手动心想,吃喝拉撒睡,皆元气所使也。当肾精以结构状态存在时,是元气的“封藏、蛰伏”状态,称为“肾藏精,肾水”,但肾精释放元气而做功时, 比如抗体补体释放元气时就会将病邪“绳之以法”,显然这是和肾精之“封藏蛰伏”截然不同的“上升的活动的阳性的”状态,称为“肺主元气、肺主气”,由肾精到肺气的变化,称为“肾上连肺”、“地气上为云”。 相对而言,肾精在下为阴为水,肺气在上为阳为火。
以上所述,非常重要:
第一,人体生命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是遵循自然界的“天地升降”规律性的“动态生命体”。
第二,黄帝们不看生命物质的结构,只看它运动变化的动态,即生命态。生命物质在瞬间的存在状态,谓之生命态或瞬间动态生命态。黄帝们创造发明了“阴阳水火升降、肾肺、精气”等等名词,用以捕捉、定格、抢拍瞬间动态生命态,使之能够理论联系实践,进行辨证施治或“辨态施治”。在普遍联系的动态中观察、了解、分析、把握掌控、诊断治疗疾病,在今天来说也是高科技!
第三,中医学之“心肝脾肺肾、阴阳升降水火虚实寒热、气血精津”等生命态术语,都是建立在分子细胞基础上的从微观层次提升出来的宏观名称,具有群体性或整体性,也就是普遍联系的系统性,中医学称为藏象,也就是藏象巨系统。 它涵盖了人体的各个层次和部位,“全覆盖,路路通”。藏象巨系统不仅体现了人体自身的普遍联系, 还与外环境相联系。比如,人在冬天时,肾藏精主令,进食与体重增加。春天时,阳气上升,分子细胞的反应性增加,分解代谢旺盛,谓之“肝气肝阳上升”。 因此,人体是一个“互联网”。蛋白质和细胞一旦被称为肾精后,就“登录上网”了。
第四,人体生命物质必然遵循物质运动规律性, 即物质性、矛盾性、统一性、系统性、恒动性、有序性、层次性、凝聚性、时空性、多样性、可变性、社会性,这十二个规律性是《易经》的精髓,先生称为《黄帝易理》。 生命态及藏象巨系统则是《黄帝易理》的活学活用。什么是科学?用《黄帝易理》认识与改造物质世界的学问、技能、技术、工具与理论,谓之科学。能将《黄帝易理》通过藏象而运用于人体生命,这是高级科学!
第五,黄帝医学与沉睡地下的文物化石不同, 它是有生命的与中华民族同步的“中华魂”。 但是,人们只看见了表面上古色古香的《黄帝内经》,却看不见其中所蕴藏的“生命态、藏象巨系统、人体社会科学、人体系统科学、宏微规律、人体互联网”等“新黄帝医学”理论;只看见它与现代科学难以接轨对话的表面现象,却看不见它本来就稳稳当当地站在现代科学立场上的实质,不知道它本来就是超级现代化的高级人体科学! 其“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的论断,其“百姓大众”相当于人体基本单位“分子细胞”的观点,其宏观理论从来就没有脱离微观的事实,表明在创立中医学时就提出了“中医拿来西医,宏观拿来微观”的中国梦! 今天的“炎黄好子孙”,自以为聪明科学,有眼不识金镶玉,视黄帝医学为“老土”,将“用西医来化中医”“官方化政策化”而强制执行,西化中医就是消灭中医,无视与羞辱祖先就是羞辱自己!
建国之初的中国梦
因为西学东渐,东西方医学在华夏大地上交流碰撞,目光敏锐高瞻远瞩的国家领导人看出了这是得天独厚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优势,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再创辉煌的大好机遇!于是在上世纪50 年代,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英明决策!
中西医结合指学术上的“强强结合,优势互补”,而不是两个实体的“拉郎配”!中医学的社会科学、系统科学、宏微规律、藏象巨系统理论,普遍联系的思辨式论述的研究方法,以及这些宏观理论能够“拿来”分子细胞,就是它的优势与“强项”所在,也是中西医结合的基础。如果无视甚至否定了这些中医学的强项与优势, 就是推翻了中西医结合,并且消灭了中医学。因为中西医结合的具体执行者是学有所成的“西学中”,他们认为中医不科学,要“用西医来化中医”,把中医学看成了实验室里的“小白鼠”,营造了“西化一言堂”,形成了西医学“单相思”的“假结合”! 中国大地上的中西医没有“结合”,只有“同时并用”,这个事实不容掩盖! 在中医被剥夺了 自主权和发言权,停止了创新发展的脚步的情况下,消灭中医、消灭中西医结合已经成为事实(12)!唯民间人士在坚持传统的中医学! 西化不停,中医不兴,西医是自然科学,是中医学的良师益友,它从不干涉中医学,而西化派打着西医学的旗号,干涉中医学按照自己的规律性去创新发展,指挥中医决策中医,这是给西医学脸上抹黑!
人体统一之千秋大业
1958年11月,党中央就“西学中”对卫生部党组指示“出几个高明的理论家”(14),中西医结合必须先有理论上的大突破! 唯钱学森慧眼独具,看出了中医学的“高明”之处是“系统科学”, 看出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是“拿来”(15)! 忠言逆耳利于行,在“西化派”如日中天的今日中医学界,钱氏之说被当成了“耳旁风”而打入了“冷宫”!
传承钱氏之说的范维乾先生就是国家从上世纪以来殷切期盼的“高明的理论家”。
第一,提出了人体系统科学、人体社会科学、人体互联网、宏微规律等创新理论。这不仅揭示了中医学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也揭示了人体生命科学的本质。西医学是人体社会科学与系统科学的初级阶段,研究微观层次,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中医学是人体社会科学与系统科学的高级阶段,研究宏观层次,研究方法是普遍联系的思辨式论述。 中医学对于人体微观层次的分子细胞资料,是用思辨式论述的方法去“拿来”,而不是将中医学放到实验室里去实验。实验室方法绝不能替代思辨式论述,这是科盲行为! 指出“用西医来化中医”的做法是伪科学!
第二,清代医学家黄元御将《黄帝内经》之“左升与右降”、“天人合一”、“藏象理论”等,进行了整合,先生再提升整合为“肾肝脾主左升,地气上为云,为阳为火而生心;心肺胃主右降,天气下为雨,为阴为水而生肾”的超级巨系统!将“天地纲纪、阴阳升降、藏象巨系统”等《黄帝内经》的主题理论捏合为一体,使以前的多元论进化我一元论,整合提升为“一对矛盾、两个系统”,体现了人体生命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人体生命科学与医学在21世纪大突破大提升大腾飞的理论基础,为之命名为《黄帝总纲》!或者说,《黄帝总纲》的提出,使人体社会科学、系统科学、人体互联网、宏微规律等创新理论,通过《黄帝总纲》,得以理论联系实践,运用于人体生命的生理与病理过程,成为一套成熟地“新黄帝医学”理论体系(13)。
钱学森说:“用人体科学这个观点,来吸取所有西医的这些成果, 不是从前的所谓中西医结合,用西医来化中医,我认为那是错误的,而是反过来,用中医来化西医, 把西医的结果全部拿过来”,“西医源起和发展于科学技术的‘分析时代’……把本来整体的东西分割了。……到大约二十年前终于被广大科技界所认识到,要恢复‘系统观’,有人称为‘系统时代’。 人体科学的方向是中医,不是西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15)。大伞有撑杆,人顶天立地有“中气”。 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甲状腺素、抗利尿激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等能升水升血压升糖。下肢水液与组织液回归静脉系容量血管及心脏。血液渗透压,血液凝固功能,血液蛋白质与细胞的质量,心脏的血泵作用等等,在西医学里表现为互不相干的“一盘散沙”的状态,但从系统科学的“中气”的角度看,它们都属于“中气”或“肾肝脾主左升,地气上为云,为阳为火而生心”的超级巨系统。或者说,人体的分子细胞与脏器组织,在普遍联系中,就会从微观层次中升华出宏观层次,从西医走向了中医,从一盘散沙走向了系统科学,实现了真正的“中西医结合”。同时,以前只讲宏观,抽象而不具体的中医学,在西医学的解读下,具体真实,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实现了现代化! 以前只有“肝藏血”,属于左升巨系统。 有藏就有释,其对立面则是“肺释血”,主血液流通、主溶血、主毛细血管释放血液等,属于右降巨系统。这是在西医学的帮助下,完善了自身理论的进化。 令人大开眼界的是,中医学还将分子细胞的工作态度看成考量的要点,蛋白质和细胞积极工作的“天天向上”的态度,谓之“肝阳、肝火、肝气、肝主升”,而人参之大补元气,就是针对蛋白质和细胞之“怠惰思卧”的“左升不及”的消极工作态度。《黄帝总纲》,不仅属于中医学还属于西医学,一个中西医“强强结合,优势互补”,共同打造中国特色的人体生命科学和医学的新时代到来了!
今天,因为屠呦呦获奖,促进中医学发展成为热点话题,首先必须彻底破除中医“不科学”的错误的“西化观念”,为中医学“平反正名”,破除其头上的“西化管家”,使之能够独立地自主地行使主导权与决策权,使中医学彻底摆脱“被现代化被解释被实验被促进被规划”的“扶贫对象”的误区,使之按照自己的规律性自由创新发展,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它反而会以高级人体自然科学、 中国医学、中国科学、中华第五大发明的身份,主导中西医结合和人类医学科学的大突破大提升大腾飞 !这就是尊重自然规律,尊重中医学的规律性! 中西医结合及中医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主管决策部门之“西化观念”的破旧立新,而不是专业技术因素。
人不能白活着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政府建国初就提出来迄今眼看成为“假大空”的世纪巨大课题!是今日中国科学界与医学界对其失败真相避而不谈的重大话题!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先生就是要啃这块硬骨头!文革时期,先生被戴着“反革命分子”的帽子关进牛棚劳改,晚上躲在蚊帐里写写画画搞研究。今天,因为与西化派唱反调,难登中医论坛,在“版面费”盛行的情况下,笔耕不辍,追梦更紧,荆棘满地,苦海无边,被人笑为“疯痴”。先生说,张景岳、李时珍等医学前辈,用一辈子的时间精力,用毛笔写出巨篇大著,都是不求回报只管付出,贴上功夫和家产的“疯痴”,才有了今天的中医学,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人活着就要为后世为社会做贡献、做善事,对得起自己,没有白活,对得起祖先,“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王国强名誉主编·中国梦中医卷,第一版,中国文化出版社,2015年10月,66- - 73
2、范维乾·古树新花人体社会科学亮相登台·中国当代重大创新理论成果文选,2 01 2
3、范维乾·论人体社会科学( 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2010,8(20下):153—155
4、范维乾·论人体互联网(J)·中国医刊,2013,48(8):14
5、 范维乾·中医现代化的障碍来自中医学·中国医药学报,1997,增刊,1 92—1 94
6、范维乾·21世纪人体生命科学的伟大复兴(J)·中国医刊,201 5,50(9):6—1 1
7、 范维乾·中医学创新再创新的中国梦(J)·中国医刊,2014,49(8):1—6
8、范维乾·披荆斩棘因无路大刀阔斧创新医,马红旗主编·一带一路健康使者( M),第一版,中医古籍出版社,2016,68
9、范维乾·论中西医结合(J)·中国医刊,201 3,48(5):3—7
10、 范维乾·论显微中医时代 (J)·医药前沿,2011,1(17):1 32—1 35
11、 范维乾·21世纪走向现代走向世界的中医学·今日中国杂志(两会特刊中国力量),2016年,3月,:70页
12、范维乾·中医学被消灭的真相,中国文化信息协会编著·汇聚正能量共谱新篇章(M),第一版,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708- - - 714
13、 中国新闻发布·中医学家范维乾先生大话21世纪的中医学- - - 21世纪中医学的大突破大提升大腾飞,中华网,泰亚新闻网等,2016年2月22日
14、 车敏瞧·再接再厉把中医研究工作更向前推进一步·中医杂志,1960,4:1-5
15、钱学森等·论人体科学, 第一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24,277
16、清·庆云阁·医学摘粹·天人解,第一版,上海科技出版社,1983,257,258,261
下一篇:赵文元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