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喜欢投有强迫症、“走过江湖却不油滑”的创业者。他认为中国眼下创业寒意加深,却是宋朝后最伟大的时代。
【编者按】本文根据2016年5月在昆山举办的杜克国际论坛期间对盛希泰的专访及后续访谈整理。
“我这两年,脱下长衫,换上马褂。”盛希泰如是说。
从华泰联合证券董事长到洪泰基金创始人,从资本市场的高级玩家到天使投资行业的新兵,盛希泰把自己的这一步比作人生重启。“长衫很脏很破也不舍得脱掉的,是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而马褂代表战斗的状态,是冲锋的号角。”
一起改变的还有称呼,“盛总”变成了“泰哥”。盛希泰的英文名是Tiger(英文意为“老虎”),除了与“泰哥”音近外,还因为“大家都说狼性,但其实虎性比狼性还厉害嘛,是虎气、勇猛和拓展精神”。“我们不太讲狼性,我们讲的是你All In了没有。”
盛希泰与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俞敏洪联合创立的洪泰基金,在一年多时间里,陆续设立了天使基金、成长基金(A、B轮)、新三板基金,以及专注智能硬件、物联网的智造基金,并创立了洪泰智能制造、洪泰创新空间、洪泰AA加速器等为创业者提供的“一卡通”服务,还以尚显年轻的资历,拿了创投领域许多大奖。盛希泰说,“我的员工跑是不行的,要跟上我的步伐,要狂奔”。
中国的创业变局
“这一年半,创业氛围用很短的时间完成了一个从高潮到低谷,从低谷到高潮,从冬天到夏天,夏天到冬天的一个完整的闭环。最近我感受到一天比一天寒冷的气息,从投资人到创业者都需要冷一冷,静一静。”
但盛希泰认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对包括创业者和投资人在内的所有的亲历者,都是一件好事情。“做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的时候,如果没有经历过熊市,没有见过死亡,没有交过学费,是很难成长为优秀投资人的。VC天使也是一样。”
他认为,中国的创业大环境有三点明显的变化。
首先,创业明显回归到精英创业。创业这件事,从最初的精英创业,到前面一段时间所有人一哄而上的大众创业,再回归到目前的精英创业,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转变。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冬天日渐寒冷。创业没那么好玩。尤其是做老大,做CEO,如果没有非常好的心理准备,以及方方面面的筹备,就不要启动。
其次,创业正在回归商业本质。
“很多投资人把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思维挂在嘴边,不投所谓小生意,只投未来的‘伟大企业’。其实做生意的本质就是“收入-成本=利润”,产出大于投入是最起码的。往往有收入、有利润的项目,是传统的,所谓互联网基因重的人就觉得不性感。”
盛希泰的结论是,不论哪种方式,最终都要回归生意本质。公司如果不能靠自身的运转延续下去,靠烧钱来输血,是没有前途的。伟大的企业,首先,也是一门生意。
第三,向线下回归。盛希泰认为,所谓O2O是投资人制造出来的概念。O2O的现状如此,在线下打巷战的硬功夫重要性凸显。线下已经有资源、有积累的人结合线上的模式,可能更容易活得长一点,甚至走向成功,投资人也会更加看重。
盛希泰认为,眼下的三十年,是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后,走进重启的三十年。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中国在宋朝之后再一次领先世界,是“千年一遇的伟大机会”。
此外,在创业者方面,“90后是中国真正正常的一代人,50后、60后、70后、80后的时代,都有短缺经济像紧箍咒一样捆绑着每一个人。90后的思维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追求自由,这是时代的产物。”
而中国在农业、食品安全、环保、医疗健康、金融等领域,“过去的太多麻烦,为现在制造了大量机会。”
投资,看人的直觉
从华泰联合证券董事长的位置上离开,盛希泰放空了三个月,然后开始焦虑,感到失去了方向。“后来转型做天使投资让我重新找回了感觉,心情一下子太愉悦了”。而最关键的转折点,是投资格斗比赛项目昆仑决。
“当时我面对完全不一样的圈子,一个熟人也没有。我不了解天使行业,不了解生态,不了解所谓行业布局。项目到了我这儿,毫无疑问都是被挑剩下的。”
没有一个人看好昆仑决,盛希泰还是义无反顾地投了出去。现在,昆仑决估值已超5亿美元。
除了自己本来就热爱体育运动,创始人姜华是他投资最直接的原因。“姜华太知道谁有用了,他把身边每一个人吃干榨净,建设最广泛的统一战线,让所有的有利因素向着他,所有不利因素背离他。”
“不花钱或花小钱就可以拥有一批追随者,这就是所谓的领袖气质。花钱请到人不算本事,谁不会花钱呢?创业者能否仅凭借自己的个人品牌和魅力就招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卖力气,是能否成功的一个大前提。”
盛希泰相信,所有成功人士多少都有点强迫症。“人若对自己不严格要求,做事没有战战兢兢的心态,必然丢三落四,陷入被动。而等别人或上司强迫的时候就晚了,成功的创业者都高度自觉自律,有极强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盛希泰极少投非常年轻的创业者,他喜欢“走过江湖却不油滑”的人。“有生活阅历很重要,因为很多东西不是读书读来的,而是从阅历中感知到的。”
“创业是一种杀戮。创业者过五关斩六将,在镁光灯下闪耀的时间连1%都不到,更多的时候是在黑暗中前行。你要走很长一段时间夜路,不见阳光,也没有同行者。你有没有这样的心理素质,做好迎接巨大困难的准备?”
创业要做有门槛的项目
“我们最主张创业项目做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当然,上来就说改变世界、为人类做贡献,这机会是不大的。要做一个有门槛的项目,你走过去之后后面形成一个槛,后人不太容易迈过来。这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起步的时候,自身掌握新技术;第二种,拥有突出的执行力,能够把没有门槛的事做成有门槛的事。”
盛希泰曾在一些场合公开表示,“很多名牌大学理工科毕业的硕士、博士,创业仍然来搞一堆洗脚、洗衣服的项目,不舒服。”他说,在美国看一百个项目,可能有30个是有技术门槛的,而在中国看一百个,可能一个都没有。
中国更多模式创新,盛希泰认为这本身无可厚非。模式创新在中国是历史阶段的产物,而且中国人口多,消费能力强,市场大,模式创新也有自己的优势。但少有人潜下心来做科学技术研究,却是不好的。“名牌大学学工科的学生,学这么多年,干的事跟专业没有任何关系。我内心感到很遗憾。”
中国创业有泡沫吗?
盛希泰认为,中国创业即使泛起泡沫,泡沫的比重也非常小。如果与美国比较,美国有三五十万天使投资人,中国不到一万,而人口基数中国又远大于美国。中国的天使投资金额还不到美国的零头。
其次,今天创业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而非仅仅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走到了尽头,前面十年,政府水没了加面,面没了加水,始终在调结构和保增长之间徘徊。而保增长的动力来自这些污染严重,产能过耗的传统行业,一旦停了,会造成失业等很大问题。因此存量的调整,只能靠增量,增量靠创业。”
“创业首先要有量才有质。天使投资成功率大概只有1%,一百万个项目,就会有一万个成功;一两年看不出创业成果,只有十年八年才能看出成果。”
创业大潮与千禧一代也关系密切。“90后的孩子坐不住冷板凳,需要自由,干点自己想干的事儿,这是很大的不同,正好这批孩子要创业,有自主意识,跟国家支持吻合。这一切都扣在一起了,是非常美妙的事情。
“All In”
盛希泰说,“我投的人还有一个特征:见了我要不打怵。能够不卑不亢把观点说出来,敢于和我讨价还价。”
单单把“创业者不能被投资人吓到”拿出来讲,或许因为“犀利”和“高压”正是盛希泰的标签。
“我原来眼镜不带颜色,后来为了回避自己可能太过犀利的眼神,才换了这个30%茶色的眼镜。”
洪泰的员工用了两个词形容盛希泰:“永动机”和“压力制造场”。洪泰基金一位合伙人表示,“泰哥要求下属在五分钟内回复他的微信,工作群里的讨论经常持续到半夜两点,然后第二天早上七点又开始新的一轮。他无形中给到所有人压力,催着大家往前走,把任何事情做到极致,尽所有可能,发挥出所有潜力”。而盛希泰明显是把这视作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年轻人睡得比我早,起得比我晚,还怎么出成绩呢?”
用盛希泰自己的话说,“All In”就是“你要做的事儿,吃饭也想着,走路也想着,睡觉也想着”。
盛希泰热爱运动,工作之余,他觉得运动是一种“宣泄”,可以达到生理和心理层面的平衡,而每次运动应该到“把内衣袜子湿透为止”。
喜爱打拳的他显然非常看重创业者的斗志,今年夏天在北京史家小学的一场活动上,面对平均年龄9岁的创业团队,他拿起话筒问,“你们团队都是小男孩,谁打架最厉害?”
不过谈到合伙人俞敏洪,他的语调变得柔和。“我们是很多年老朋友了,一拍即合,发现都想做一样的事情。于是走在一起,用了我们各自的名字,希望以我们的阅历,建立一种高度、格局,和视野。起步即高潮。”
从投行转身天使,盛希泰的感受是,“天使投资的魅力,在于从无到有,平地而起,异想天开。创业者因为我们的帮助和陪伴,得以走向成功,这是一件伟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