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财视澳洲 >> 媒体聚焦 >> 名人访谈 >> 浏览文章

博艺人物访谈:张书良

张书良油画牡丹作品

张书良油画牡丹作品

张书良,河南平顶山人,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现为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多次在北京举办个展,油画作品及论文散见于《美术大观》、《美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报《装饰》等期刊。油画作品《矿工》入选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油画作品《黄河塬》荣获河南省第十届美术作品展银奖,油画作品《村口》荣获2006年油画学会会员展优秀奖,油画作品《油画牡丹》荣获2007年洛阳市首届美术书法艺术大奖赛金奖。

读张书良油画作品:中西文化的完美契合

一朵花,让一座城为之疯狂,这是牡丹。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为我们描述了当时的盛况。如今,连续举办31届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更是吸引了中外宾朋来洛赏花游玩。

一幅画,让看过的所有人为之叫好,这是油画牡丹。

四场展览,场场令人震撼,这是2013年春夏之交在洛阳师范学院、洛阳市艺术研究院弘文馆、洛阳美术馆、洛阳理工学院先后举办的同一人的作品展。

这就是张书良油画牡丹作品展。

在看惯了国画写意牡丹后,见到张书良油画牡丹的人,顿觉眼前一亮。原来牡丹还可以这样画,而且画得如此生动、鲜活、灿烂。

油画牡丹张书良研究探索了20多年,用纯西画的技法,表现中国元素的内容,中西合璧,精美绝伦。他是在用心画洛阳牡丹,那种令人震撼的创作方法,把油画牡丹发挥到极致,让人心折。

西画的写实性决定了作品画之有物,而不是中国画写意的“胸有成竹”。

眼前是一幅油画牡丹,棕色藤编几案之上,青花瓷瓶内九朵插花牡丹或红或粉或紫或白恣肆地开放着,三四粒红樱桃静静地陪伴在青花瓷旁,黑色垫子上丝丝黄色花芯异常清晰。可以想见,画家在绘画的过程中,有黄色花芯落下,认真的画家观察到这细微的变化,并把这变化表现在他的作品中。而青花瓷上的山水画,又增添了画中画的效果。这就是西画的写生功夫。

不论中国画,还是西洋画,其作品中都蕴涵着画家的思想或情感。所以,西画的写实,也不是原物的照搬或模仿,它是画家的艺术作品,帮助观赏者解读现实中的缺憾和平庸。

张书良说,国画就好比是民族乐器,油画就好比是西洋乐器,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不经过扎实的训练,都是很难有成就的。它需要良好的心态,需要时间的磨砺。

面对一幅幅油画牡丹,如同打开了一扇扇窗口,它是通向画家心灵深处的通道。几案、台布、花瓣、瓷瓶、书法等,都是精心思考后的布局,这时的牡丹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之花,每个观赏者都有不同的解读,那是藉由观赏者的个人经验而作出的判断,或雍容富贵,或花中之王,或独领风骚,或总领群芳。正如清代石涛所言“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张书良对画展命名为“国之色语”,实则是画家为其油画牡丹之代言也,它是画家创作过程与牡丹交流、沟通后的升华。

不论国画还是油画,画俗容易画雅难。用纯西画的技法画中国的牡丹,尚没有可资借鉴的成功作品和教材。但张书良在俗和雅之间找到了一个比较恰当的契合点,油画牡丹的明暗、光影处理的简洁明快,精细的笔法表现出瓷瓶、几案、牡丹花及叶的形状、质感和光感,画面营造出一种单纯、朴素、宁静的美,牡丹艳而不俗,仪态端庄,风韵依然。

精心研习油画40多年,风景、人物、静物均涉列。

不难看出,张书良有着扎实的基本功、精湛的写实功夫和造型能力,娴熟的油画技法和架上的空间安排,表达着画家特有的审美理念。他的油画作品令专业和非专业人士都拍案叫绝,真正营造了雅俗共赏的境界。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广东省侨联 美南新闻 英中时报 澳门日报 大公报 香港文汇报 香港商报 加中时报 国际日报 波特兰新闻报 澳门讯报 新导报 莫斯科华人报 圣路易新闻 美国侨报 西华报 圣路易时报 联合早报 澳大利亚大华时代 华夏时报 澳华财经网 欧洲时报 环球网 希中网 泰国泰亚新闻网 迪拜新闻网 蓝海蛙中学留学网 东亚日报 日本新华侨报 国语日报 天下华人网 华商报 世界杰出华商协会 FOREXCT中国 澳华中文网 全球商会网 华商网 南非华人网 中澳教育交流协会 澳大利亚华人社区 华媒联播 FT中文网 加拿大华人网 BQ澳洲 洛杉矶华人资讯网 法国华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