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的岚桥集团(LANDBRIDGE)最近在澳大利亚引起了舆论关注。这家中国公司于2015年斥资5.04亿澳元买下了达尔文港的大片码头、土地和建筑,其中包括一份长达99年的土地租约。岚桥集团计划在未来15年斥资逾10亿澳元,扩建达尔文港,进行填海造地,并建设一座物流中心,把这里打造成澳大利亚通往亚洲的门户。
澳大利亚当地的批评人士认为,岚桥集团在澳大利亚和巴拿马的国际扩张与中国的政治目标高度一致。岚桥集团去年斥资9亿美元收购了巴拿马的一个港口,英国《金融时报》引述澳洲批评人士的看法主要有几点:一是岚桥集团通过与“一带一路”紧密捆绑,可以获得廉价的政府融资。二是岚桥集团负债巨资收购海外资产,可能会遇到财务风险。据《澳大利亚财经评论报》称,岚桥集团目前正面临支付利息困难。当地一家智库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也表示,岚桥集团在2015和2016年有多次债券发行未能成功,如今正寻求从中国进出口银行获得贷款。
岚桥集团所遇到情况在海外并不少见,还有类似的中国企业也受到类似的质疑。自2008年之后,中国企业“走出去”迅速增加,非金融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长期稳定在1000亿美元以上,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对外投资国之一。安邦咨询(ANBOUND)掌握的数据显示,在全球经济并不怎么好的背景下,中国2016年对外投资飙升44%,达到183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2016年,中国对外净投资为490亿美元。
要指出的是,中国企业之所以海外扩张迅速,融资便利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工具,在前几年人民币持续升值以及政策鼓励的大背景下,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是挟“金融长剑”在经商。如果这些海外投资的项目能够与中国的国家战略挂上钩(如“一带一路”),往往能够拿到国有政策性金融机构(如国开行、进出口银行)和多个商业银行的贷款或授信。中国企业的融资便利是令很多外国企业羡慕的竞争优势,在不少的海外资产收购或投资竞争中,融资优势甚至能够击败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
不过,便利融资并不是没有成本的,其背后是债务扩张。如果债务扩张到一定程度,银行对企业的风险就会担忧。另一个要强调的重要变数是,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跨境资金调动,很容易受到政策因素的影响。近两年来,在资本外流加剧、人民币汇率贬值、外汇储备锐降的背景下,中国在对外投资和融资领域的政策开始转变,在跨境资金调动上开始显著收紧,中资企业(尤其是民企)开始面临逐渐加大的债务压力和融资压力。尤其是2017年4月以来,相关政策收紧已经成为一场金融监管整顿,一些大型企业财团的对外投资受到抑制,安邦保险、海航集团、复星集团、万达集团等众多热衷海外投资收购的企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一些在海外开发的以中国人为销售对象的大型房地产项目,也因为中国的资本流出管制而不得不进行调整。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碧桂园在马来西亚南部柔佛州开发的项目,就是典型的一例。
多年来,中国对海外投资增长迅速,而且融资能力似乎无限,这已经在世界上形成了“中国企业有钱”的印象,这有助于中国企业在海外拿下项目。但现在面对政策收紧,相当一部分在海外投资或开发的项目,将会遇到融资问题。如果后续的资金跟不上,很多当时大气魄拿下的海外项目,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债务风险。如果有一批中国企业因债务和融资问题导致在海外发展失败,将会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另一轮对中国企业的质疑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Conclusion):
近十年来在政策鼓励之下的“走出去”,使得中国企业成为海外投资的生力军。但这种大规模海外投资并购是建立在融资便利和债务扩张基础上的,在形势变化之下,如果政策收得过紧,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将面临普遍的债务风险。(AHJ)
上一篇:世界首架巨型双身飞机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