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国家都会对某些话题敏感,尤其是当这些话题被外国人提出时。在中国生活了近7年、而且过去40年一直是中国学生的我,本以为自己了解哪些话题不能触碰。显然我还是不懂。
我正在应对这样一个话题:中国内地的高科技创新,及其为什么看起来如此落后于邻近的台湾。中国领先的商业期刊之一——《财经》杂志最近刊发了我与中国首创(China First Capital)首席运营官王岩松博士用中文合写的关于台湾杰出光学镜头企业——大立光电(Largan Precision)的一篇文章。
这期杂志出版后不久,该文章就开始广泛流传,紧接着引发了大量愤怒的批评声,主要是指责我们不了解这一话题,忽视了中国内地有很多科技公司至少与大立光电同样优秀——如果不是更胜一筹的话。
我没想到这篇文章会引发这么大争议,至少在基本事实上没什么可争议的。大立光电去年营收超10亿美元,净利润率超过40%,是其主要客户苹果(Apple)的两倍多,而苹果在赚取丰厚利润方面已绝非等闲之辈。中国内地有很多为苹果供应零部件的公司,有的直供,有的是分包商。但没有任何一家能达到大立光电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实际上,没几家公司能实现高于10%的净利润率(相当于大立光电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