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
12月23日,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第一创业证券主办的2017中国债券论坛在京举办。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在谈及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问题时表示,二者之间应当是一个相互的关系。一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二是金融的发展也离不开实体经济的支持。体现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良性循环关系的一个重要纽带就是金融机构的资本。
金融机构能不能脱离实体经济无限扩张?金融机构扩张的边界在哪儿?孙国峰表示,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的扩张要受到资本的制约。实体经济为金融机构提供资本,这个资本不是金融自身创造出来的资本,或者说不属于金融体系内部产生的资金,而应当是实体经济提供的。
“实体经济提供给金融多大资本,金融业才能发展到多大规模,这样就自然形成对金融业发展规模的制约,也能够避免发生由于实体经济和金融之间发展出现不协调不平衡而导致的金融风险。”孙国峰说。
从历史上看,各方面对金融机构资本的认识经历过一个发展深化的过程。1988年巴塞尔协议出台之前,整个金融体系对金融机构资本的认识不是非常清楚,也没有高度重视。后来发生了几家银行的倒闭事件,给金融体系敲响了警钟。
“大家发现金融机构需要资本,特别是银行需要资本,资本是金融体系防范风险、弥补损失的重要防线,并且资本要和作为风险载体的资产相联系,这才产生了首次对资本充足率做出明确要求的巴塞尔协议。”孙国峰指出,资本充足率一方面可以理解为防范金融风险的手段;另一方面也是对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发展规模和边界的一种制约。
传统的货币理论认为存款是银行扩张的制约。但孙国峰指出,实际上,在现在的信用货币制度下,贷款创造存款,银行通过资产创造负债,因此存款不是银行扩张规模的制约。至于如何制约银行的扩张?孙国峰指出,首先是货币政策,银行在贷款创造存款的同时,面临现金制约、清算制约和准备性制约,中央银行可以控制银行体系流动性,通过控制流动性还可以调节利率,以此来调控银行体系的资产扩张。但货币政策的制约不一定够,还需要资本控制。银行要扩张必须要有资本,相应的有了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政策,从不同的角度去控制银行的资本和资产之间的关系。
从微观审慎监管的角度,孙国峰指出了两个方面,一是资本的角度,要保证资本质量,一方面是资本的真实性;另一方面是根据承担吸收损失的能力不同将资本区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二是资产风险的角度,资产是风险的载体,对资产风险的权重要进行判断。因此微观审慎监管强调从资本质量和资产风险划分两个角度进行监管。
“近年来中国出现的金融风险,从微观审慎角度分析,既有金融机构资本质量的问题,也有金融机构资产风险属性的问题。”孙国峰提出,资产风险属性方面,近年来兴起的影子银行实际上是银行影子,一些银行将对企业的贷款在会计科目上故意记为同业、投资或者转移到表外,掩盖了资产风险的真实特征。因此,需要加强微观审慎监管。
从宏观审慎政策的角度,孙国峰指出,要从时间、空间两个轴去采取措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从时间轴来讲,主要是通过逆周期资本缓冲,对金融机构资本金施加额外要求来进行逆周期调节。从空间轴来讲,主要是对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要求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来防止风险在金融体系中的传染。微观审慎监管加宏观审慎政策,其重点是控制金融机构的资本和资产之间的关系。
在分析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问题时有两个重要的指标,一是宏观杠杆率,二是资本充足率。孙国峰指出,综合看这两个指标,通过宏观杠杆率观察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通过资本充足率观察实体经济支持金融、金融和实体经济相互支持相互影响、形成循环流转的关系。具体而言,宏观杠杆率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GDP增长,GDP是总体经济运行状况的体现。实体经济运行中能拿出多少资本来支持金融,就反映在资本充足率上面。
“这两者之间形成一种循环关系,我们希望这种循环关系是一种良性循环关系,这样才能真正防控金融风险,能够建立防控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孙国峰强调,这其中需要微观审慎监管、宏观审慎政策、货币政策更好地配合,防范金融风险,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良性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