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的一份研究报告宣称,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导致美国流失了34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尤以制造业流失最为严重,占总量的74%。对于这一研究成果,不少美国网站加以大肆宣扬,包括美国市场观察网站、洛杉矶时报网站均做了醒目报道,并添油加醋地宣称,加利福尼亚州属于重度影响地区,其流失就业数达56万之多。
真是耸人听闻,对于这种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分析判断,毫无逻辑关系推导结论,我们不得不打上一个问号,并且有必要探讨分析一下其真伪程度。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分析,以正视听。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美国劳工部的统计,截至2018年8月美国制造业的总雇用人数为1272万人,而2000年这一数据为1700万人,确实减少了400多万人。但是,当我们再观察一下美国服务业的就业变化时就发现了一个新的情况,截至今年8月美国服务业的就业人数为1.28亿人,这说明美国经济结构是以服务业为主。而2000年美国服务业的就业人数为1.10亿人,也就是说在美国制造业就业流失400多万岗位的同时,美国的服务业多吸纳就业达1000万人。如果说美国服务业新增的就业都是来自墨西哥移民恐怕没人会相信,那么结论只有一个,就是美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因素——由于美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就业结构的变化,对这一因素避而不谈显然结论失之偏颇。
其次,我们可以关注一下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后,以美国为首的跨国公司发展迅速,美国公司在海外的投资布局进入扩张阶段,其中也不乏对中国的投资,并获取了大量的投资利润。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开放,外国投资者的积极性进一步上升,特别是在汽车、石化和信息技术产业的投资大幅增加,在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中约有一半是美国公司的贡献。可以说,中国的开放为美国公司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美国的消费者提供了物美价廉的产品,才使得美国的低收入人群得以过上舒适的生活。如果美国的这些制造企业不在海外寻求投资机会,那么很可能在国内将面临倒闭的风险,而一旦出现大规模企业倒闭,美国的失业率会急剧上升,情况只会更糟。
最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上升,中国已经进入到向海外投资发展阶段。在市场开放的情况下,中国企业近几年的对美投资迅速上升,已明显超过了美国企业对华投资的规模,中国的万象集团、海尔集团、福耀玻璃已先后对美进行了大量投资,并在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在美国制造业外流压力上升的情况下,中国的对美投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美国不仅看不到这些积极的变化,反而一味地以小农经济的思维看待贸易顺差,导致中美双边经贸关系进入矛盾发展阶段,这已明显伤害了双方企业的利益,而且也损伤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我们愿在此提醒美国的社会精英们,要看到中美合作的成效和积极作用,摒弃一切不现实的想法和对抗思维,共同推动中美贸易重新回到健康轨道,而不要刻意寻找新的、毫无意义的负面信息肆意渲染,给中美关系添乱。(作者是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
上一篇:投资人力资本是一项紧迫任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