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财视澳洲 >> 投资指南 >> 世界投资 >> 浏览文章

国际评级机构最悲观预测:加拿大房价或跌25% 银行可死撑




在周一发布的报告中,穆迪评级公司对于加拿大的房市做出了悲观的预测,但也总结说,即便房市出现大的动荡,加拿大银行体系依然可以支撑。

穆迪评级公司报告显示,最糟糕的情形是,加拿大房屋价格可能会平均下跌25%,而目前楼市攀升的两大城市,多伦多和温哥华,则会跌得更惨,达35%。

根据加拿大房地产协会的报告,上个月,加拿大房屋均价为50万加币。

不过,穆迪也表示,尽管加拿大目前楼市状况与美国在2007年次贷危机前的状况相似,但加拿大的银行体系相对要健康得多。

根据穆迪的预测,就算出现最糟糕的状况,加拿大的银行体系也有吸损能力,不过,银行可能要面临近120亿美金损失。

同时,贷款者个人也会有损失。

加拿大银行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强的承受力,与加拿大在贷款方面的规定与限制有关。

加拿大银行的主要房贷都有来自加拿大抵押与住房公司(CMHC)的保险,而CMHC是政府支持的防止出现信贷危机的机构。

一旦出现房价大跌,CMHC的损失可能高达60亿,但是,这个数字在加拿大政府可承受的范围内。

而在当时,美国的银行没有这类的保险。

此外,加拿大的贷款要比美国经济衰退前健康得多。

当时,美国近25%的贷款属于次贷;而目前在加拿大,这个比例只有5%。

穆迪警告加拿大 房地产暴跌可致银行业巨损

加国房价高企,百姓一房难求,坊间民怨沸腾,国际著名评级机构穆迪今日也来吐槽。穆迪警告加拿大,一旦出现美国式的房地产危机,加拿大房价将下降35%,最惨的是加拿大的房贷机构,六大银行合计损失将高达120亿加元!由于银行早已将其中的一大部分风险转移给加拿大房屋贷款公司,届时CMHC的损失也会有60亿加元!

是什么原因导致加拿大的房价下跌如此惨烈,穆迪并未公布具体的参数,仅仅一句,If Canada were to experience a U.S.-style housing crisis,但是这个IF从何而来呢,却未可知。穆迪表示这是根据数据模型进行的一种压力测试,旨在考验加拿大的房地产市场在面对加息,失业率上升时候的反应。

虽然不能简单拿加拿大与美国的房地产相提并论,穆迪却指出,仅仅看看加拿大的负债水平,就可以推断出,一旦利息水平上涨,失业率上升,杠杆到牙齿的加拿大人就会出现债务压力。

上图不难看出,自美国2008年地产崩盘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场残酷的洗礼,经济逐步恢复,民间负债水平不断下降,再加上美元汇率的反弹,美国民众的日子比起加拿大要轻松不少。

加拿大却截然相反,全民举债,人人杠杆,债务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加元汇率缩水,连出国旅游都觉得囊中羞涩。什么都涨价,就是工资不涨。债务水平的攀升,使得加拿大的房屋贷款总额高达2万亿加元,在近十年翻了整整一倍。这样高的负债水平,使得许多加拿大人对于房贷违约存在隐患。

当然,仅仅从债务水平上,不能简单的就认为房地产价格会下降。穆迪提到的债务水平高是事实,加拿大的利息水平较低也是事实,在低利息的环境下,房地产市场不仅存在刚性需求,还有投资需求。加拿大央行有充足的理由保持低利息政策,从这个角度看,债务水平并不足以作为地产崩盘的论据。

穆迪也意识到这点,因此表示利息水平上升引发加拿大地产下跌的可能性较低。但就业市场的恶化却是可能发生的,特别是加拿大的资源型经济依赖全球的贸易和经济增长。加拿大央行对此早已防范,想进办法利用货币政策刺激就业,特别是利用加元贬值刺激出口,因此今年以来,加拿大失业率一直在下降,五月份的失业率更是降至6.9%,因此,目前看来,就业市场引发房地产市场波动的前提也不成立。

穆迪表示,当前加拿大的房地产形势,无论从全民债务水平,房价的疯狂上涨等方面都与美国2008年房地产崩盘前的形势极为类似。当然,穆迪也承认,即使出现地产崩盘,加拿大的前七大房贷公司有能力幸免于难,这些机构不会出现灾难性的结果。

加拿大的几大银行中,穆迪是如何看待他们的实力呢? 根据穆迪的测试,加拿大银行具备足够的内部资金应付巨额损失,至少可以坚持几个季度的时间,但是点名批评了加拿大所有银行中,帝国银行将是这一群体中最薄弱的环节。虽然皇家银行会遭受最大的房贷损失,但是皇银海外业务的增长强劲,而帝国银行过度依赖于国内的零售房贷,因此最为脆弱。

如果加拿大房地产市场下跌,情况会如何呢?升的最快就一定跌的最多吗?至少穆迪不这样看,穆迪认为,一旦加拿大地产市场下挫,最炙热的温哥华市场仅仅会遭遇25%的下跌,而安省则会遭到重创,房地产跌幅高达35%!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穆迪所担心的加拿大加息,人均负债水平高企,以及失业率上升等三个因素,在目前都不具备威胁加拿大房地产市场的能力,那么,加拿大房地产市场真的就高枕无忧了吗?

其实,一个不为人们注意的因素,却可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政府的贷款政策,以及如何对待海外买家,甚至针对海外买家征收高额税费等,一旦执行不当,可能人为的给加拿大房地产市场造成冲击。前段时间,西蒙菲沙大学在一份报告中称:海外买家,尤其是中国买家推高了加拿大物业的价格,令多伦多和温哥华本地的居民置业梦碎。这些言论,正在加拿大主流媒体上推波助澜,使得中国买家成为舆论焦点。

联邦政府在压力下,越来越接近采取新措施抑制房价。加拿大的丰业银行分析师向政府献策,希望政府向海外房地产买家征收奢侈税,提高首付门槛,增加五年固定房屋贷款利率。对于房价下跌防御能力最弱的帝国银行,其首席分析师督促,如果政府现在不采取措施,任由海外买家资金冲击加拿大楼市,未来几年情况会更加糟糕。

作为联邦政府,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恐怕不得不表态,选择海外买家这个题材,无疑是最方便和容易引起共鸣的。但是,任何事在执行层面都要非常小心,无论海外买家是否抬升了加拿大房价,过度打压海外买家,政策执行不当一定会对地产市场产生不利影响,政府的决策者需要在这方面非常慎重。

无论加拿大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如何,众多政府官员,分析机构都粉墨登场,说明这个市场确实存在许多的不确定因素。作为普通人,也需要考虑如何应对潜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地产市场投资的朋友,也需要分散风险,鸡蛋不能都房子一个篮子里,把一些地产的资金转换到其他领域,增加一些金融资产的配置,特别是能够产生分红和现金流的基金。

在地产市场这么多年牛市里赚的金玉满堂的朋友,也可以考虑把一些利润放入自己的口袋,给自己好好放个假。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广东省侨联 美南新闻 英中时报 澳门日报 大公报 香港文汇报 香港商报 加中时报 国际日报 波特兰新闻报 澳门讯报 新导报 莫斯科华人报 圣路易新闻 美国侨报 西华报 圣路易时报 联合早报 澳大利亚大华时代 华夏时报 澳华财经网 欧洲时报 环球网 希中网 泰国泰亚新闻网 迪拜新闻网 蓝海蛙中学留学网 东亚日报 日本新华侨报 国语日报 天下华人网 华商报 世界杰出华商协会 FOREXCT中国 澳华中文网 全球商会网 华商网 南非华人网 中澳教育交流协会 澳大利亚华人社区 华媒联播 FT中文网 加拿大华人网 BQ澳洲 洛杉矶华人资讯网 法国华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