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提速,“一带一路”战略推出,中资企业海外投资规模大幅增加。据统计,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但与此同时,全球正在进入“多事之秋”,前脚还未走出英国脱欧“黑天鹅”泥沼,又遇上了土耳其“惊魂政变”。
中民投旗下中民国际首席执行官廖锋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今年整个世界经济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英国脱欧、美国退出QE,都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不少动荡和波动。
在此背景下,2015年年报显示,全球著名的主权财富基金如淡马锡、中投,盈利出现负增长,而国内多家中资企业更为海外投资交出了昂贵学费。中民投作为民企航母抱团出海,在海外布局与投资上有哪些经验教训?
加强本土人才培训
廖锋介绍,今明两年将逐步看到中民投一些新动作开展。就目前而言,去年25亿美元收购的思诺保险,今年4月通过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监管审批后,股权已经完成交割,思诺保险的中国团队建设与新产品开发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另一方面,联合20多家国内龙头民企投资约50亿美元的印尼产业园,中民投对印尼本地化人才的培养计划已进入实际运作阶段。7月25日,由中民投、清华大学和印尼工商会三方联合发起的“一带一路探路印尼产业‘领航计划’高级工商管理人才项目”在清华大学开班。
廖锋认为,中资企业参与海外投资并购,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规划进程中,最明显的感受是文化差异问题急需化解。中国的企业家里能懂海外,懂“一带一路”相关情况的人不多。同样,这些国家能够真正了解中国的人也不多。国内了解海外相关文化的人才更多集中在政府外交层面,企业层面有经验的人才匮乏。
其次是体制上和理念上的差异。中国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进程中,政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习惯了这种体制优势的中国公司,在其他国家很难适应。特别是在“一带一路”一些国家,当地政府对经济相关领域的推动力与中国相差甚远。
从中民投的做法看,他们正在通过与国内知名高校合作对印尼本地人才进行培训、交流来化解文化上的差异。由于中民投在印尼有产业园布局。与之相应,中民投成立了“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基金,计划分10年累计投入1亿元人民币,为中国企业在印尼产业园的发展提供本土化人才支持。
据了解,人才培养计划每年开展两期针对性课程,重点培养市场、运营、财务、IT等高级管理人才,预计开展20期,总培训人数约600-700人。
此外,廖锋称,中民投实际上针对产业和产业发展趋势做了大量基础性研究。内容包括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以及最急需的投资等。这能够更好提高企业对外投资或建厂的收益,降低企业运营风险。
看好印尼投资机会
在廖锋看来,选取投资国的核心在于该国经济的发展阶段以及中国企业是否具备竞争优势,中国企业应该在自己相对比较熟悉又有相对竞争优势的领域中寻找投资机会。
他称,印尼人口众多,人口结构年轻,正处在一个基础设施建设的爆发高峰期,整个国家正从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资源型社会转变成一个新兴的工业化社会。在此进程中,随着中国产业转移的推进,印尼经济体有希望在全球产业分工中找到更好的位置。
特别是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例如电力、港口、码头、高速公路、煤炭这些行业和领域里,中国的企业在全球有相对不错的竞争能力,质优价廉的模式,在过去的发展过程当中已经找到了性价比非常好的企业生产经营模式和办法。这些相对竞争优势在印尼的市场上大受欢迎。
“这是中民投认为印尼是好的投资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廖锋说。除了经济形势,土耳其政变、英国脱欧公投无不印证了政治风险也是对外投资的头号风险之一。
对于投资国政治风险如何评估,廖锋表示,“一带一路”上的这些国家,每一个国家都有各种情况和各自的问题。中民投的观点是:从长期来看,印尼作为一个不断向上发展的经济体,一个相对比较温和的穆斯林社会,和一个在东南亚,东盟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经济整体发展是稳步向上的。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政治风险、体制风险都会逐步得到解决和释放。当然不排除印尼短期内会有波动,但这样的风险对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是存在的,对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管理风险与消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