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目共睹,中国实力上升,有条件构建自己的安全和发展战略。在战略家的眼中,发展和安全利益的保障需要一个支撑带的存在。就像任何一个大国,其安全和发展不能局限于自身,而是要具备一个区域网络,这对一国发展十分重要。如果中国周边没有相对稳固的网络支撑,这是不可想象的。
观察人士指出,作为中国的国家战略的中心,对外关系的重点以及中方的压力所在都在东部。而且,这样的态势还会继续。从战略思考而言,如果压力越大越把力量往东投入,这就可能形成某种陷阱。相反,如果西面经营的好,就能为东面纾解压力,进而发挥亚洲核心国家的优势。
2015年中国布局落下了几步棋呢?
2015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后,中欧关系的甜蜜有目共睹。很多人想问的一个问题是,当前中欧关系的发展态势能不能保持下去。换句话说,中欧关系热潮是短期的,还是持续的?
2003年,中欧关系也曾出现过一个蜜月期。然而,一旦蜜月,也意味着时间不长。当时的蜜月期如何而来?因为美国攻打伊拉克。欧洲主要国家如法国、德国均对此反对,中、俄也反对,随即,中欧关系掀起发展高潮。当时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形容说:“(当时)如果不是结婚,至少也是个订婚”。
当前,中欧关系三个特征值得考虑,一是务实主义在欧洲对华政策中占据上风。欧洲的外交一直受到价值观和经济利益双重因素的影响。这几年,经济外交在欧洲的外交中,特别是对华政策中的影响权重上升。近一段时间,在英国、法国、德国对华政策一系列的变化中,均可以看到明显的务实主义,这一点在欧盟其他国家的对华政策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二战结束后,欧洲国家的对外政策有两大支柱,一是欧洲一体化,以欧洲为首,差不多每一个欧洲国家的外交理念都把融入欧洲视为首要。二是要构建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也就是和美国的关系,这两个同等重要。近年来出现了第三大支柱,也就是和新型大国的关系,这里面和中国的关系尤其重要。英国的转型实际上就是外交多元化。总之,欧洲不仅和美国保持紧密的关系。
欧洲对华政策的第二个特征是,意识形态在欧洲对华政策中淡化。中欧关系发展一直受到意识形态的干扰,价值观色彩在欧洲的对华政策中比较突出。目前来看,尽管价值观在欧洲对华政策中并没有消失,但却在降温和淡化。
第三个特征,与美国的对华政策拉开距离。外界可以看到,美国把中国作为一个战略竞争对手来看待:中国搞亚投行,美国的第一反应是“你挑战我主导的世界秩序”。相反,欧洲则比较淡定。欧洲也是现有秩序的设计者、参与者、维护者,但其跟美国的感觉不太一样。欧洲人认为,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欧洲人经历了很多的大国崛起,包括他们的让位。现在,对于欧洲而言,心理上已经有了迎接中国的准备,在心理上给中国留有一个位置,这一点和美国很不一样。
中国正处在一个发展转型升级阶段,对外关系同样也处在转型升级的阶段。这种转型不止是战术性的、短期的,更反映中长期的趋势。特别是以外交而言,其整体设计应该既有评估又有收益,它不但是一个核心外交部门或者决策者的事,而是越来越变成一个国家各个层次的涵盖,包括企业,包括地方政府、媒体、公众和学术界都参与的事情。
目前,中国外交的很多方面都不太够。比如外交相人才的数量,外交资金的投入。此外,外交理论也需要进一步拓展。以主权理论为例,战后以来主权理论出现了非常精致的分层化过程,这对中方未来解决一些重大纠纷十分重要,因此大力推动这部分的拓展十分必要。
此外,过去中方强调的不干涉、不当头、不结盟,这些理论都还有其存在的价值,根据全球治理需要和中国的海外利益拓展需要,需进一步完善。
一带一路不仅是中国对外经贸的大倡议,也是新一代领导人对外关系的整体国际战略重大方略。一带一路是什么?迄今为止,对其解释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发改委张建平的一比喻:如果说TPP是典型的西药配方,那么一带一路更像中药。从国内看,甘肃是黄金段,重庆有了新定位,敦煌正在打造国际旅游城,黑龙江与俄罗斯铺开欧亚经济发展带……各行各业似乎都在活跃起来搭乘“新丝路”。那么,我们的企业究竟该如何往外走,与欧洲、与世界实现连接呢?
回顾其他大国向外实施重大方略时的成与败,颇有启示。众所周知,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是其一个大的经贸战略,同时也产生重大的外交和战略的影响,历史给予的评价是相对成功的。此外,人的因素不可忽视。普京,作为国际顶级战略家,他在战术上具有惊人的勇气和智慧,在短期目标上打出精准组合拳,以及很多漂亮的牌,但长期损益的得失未必如愿。这其中的很多东西,都值得中国在推进全方位大战略之前,保持观察与审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