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财视澳洲 >> 媒体聚焦 >> 专家观点 >> 浏览文章

后自贸协议时代:澳洲地产投资蓝海前瞻

近年来绿地、万达、碧桂园等中国房地产巨头先后进驻澳洲,在悉尼、墨尔本、黄金海岸等热门城市成功收购黄金地块。与此同时,在VIG瑞丰投资集团等贴进中国投资人需求又有本地市场丰富开发经验的中资地产商参与下,亚洲开发商酿造的公寓建设热潮不断迈向新高度。

 

在“后自贸协议时代”澳洲主题投资论坛上,中澳地产界风云际会——由澳本土地产界新锐领军企业瑞丰投资(Visionary Investment Group,VIG)集团总裁郭斌主持的主题讨论,迎来万达集团澳洲公司总经理翟晓会、大连一方集团副总裁,澳洲一方控股董事刘畅、碧桂园集团澳大利亚总裁张辰、世邦魏理仕CBRE Residential Project主席Justin Brown的参与,与会嘉宾共同探讨了澳洲房地产市场前景,地产投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a7.jpg

 

上期报道中,万达集团澳洲公司总经理翟晓会畅谈地产投资策略,勾勒出万达广场入驻悉尼港,打造顶级新地标的图景,并表示未来还有意在澳进行商业地产、主题公园的开发。世邦魏理仕CBRE Residential Project主席Justin Brown在发言中释读中资在澳洲房地产行业角色,他指出中国买家和中资开发商是激活房产供应,促进澳洲房市恢复平衡的关键和重要力量(详见《后自贸协议时代—透视澳洲地产投资路线图?》)。以下为小组讨论撷要译文实录第二部分:


大连一方集团副总裁,澳洲一方控股董事刘畅

——悉尼地产市场散发强烈吸引力

 



a8.jpg刘畅

大连一方集团副总裁、澳洲一方控股董事


刘畅,生于1971年,1994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英国考文垂大学硕士学位。2005年加入大连一方集团任副总裁,先后主管集团设计、成本、工程、固定资产投资等板块工作,参与、主持多个有影响力的项目。2014年开始兼任澳洲一方控股董事, 发展一方在澳洲的业务。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最近几个月大连一方集团在澳洲开展多项大型收购,而这也是该集团首次在海外投资。一方集团在中国从事多元化经营,除在金融与保险领域投资外,还经营包括精品高端公寓、购物中心和酒店在内的地产开发。对于为何选择在澳大利亚而非英国或美国,大连一方集团副总裁、澳洲一方控股董事刘畅表示,悉尼是中国的重要投资目的地,这个市场对于投资人而言有着真切的吸引力。

 

去年一方集团收购了澳洲第二大电影院线Hoyts 及多个地块进行“试水”。刘畅女士称,在探寻外部机遇时选择悉尼市场是基于充分的理由。悉尼是中国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是一个高度宜居的城市。在进行地产投资时应该考虑生活因素,如环境、教育和旅游等方面。从投资的角度看,一方在中国投资策略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地产项目中会包括住宅、娱乐和体育休闲设施等,而澳大利亚一直有着高度宜居的声誉。

 

大连一方集团副总裁、澳洲一方控股董事刘畅:说到市场规模的大小,我认为澳大利亚经济需要人口提供支撑。澳洲并没有“超买”。目前来自中国的投资正快速增长,无论是本地的还是海外的购买需求都呈激增态势。悉尼是个伟大的城市,悉尼市政府行政有方,并且正如本次论坛上几位大悉尼区市长所言,许多地方都有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开发策略。相信悉尼政府在支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支持地产行业。市场会出现起起伏伏,但我们相信悉尼房地产市场正保持极其健康的发展。

 

刘畅女士表示,本地政府在移民等诸多社会问题上做出平衡时会面临压力,但是一方集团相信人口增长可持续刺激经济发展。

 

碧桂园集团澳大利亚总裁张辰

——澳洲房市将稳增,继续看好悉尼市场



a9.jpg张辰 Zhang Chen(Johnson)

碧桂园集团澳大利亚总裁

 

张辰,1964年出生于中国福州的一个医生之家。16岁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1986年大学毕业后与福建省建筑设计院工作。1998年参与人民大会堂返修工作。2012年移民澳洲,并被碧桂园总裁邀请担任澳大利亚碧桂园公司总裁。2013年10月,签订土地购置合同,并把项目取名为‘莱德花园’。至今年7月,莱德花园第一期开盘销售近两亿澳元。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四位嘉宾所代表的企业中,碧桂园集团进入澳洲市场时间相对较早,经过近三年发展首个项目已经成功落地。碧桂园集团澳大利亚总裁张辰认为,澳洲市场比较成熟且发展良好。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碧桂园计划在悉尼或者整个澳洲展开较多投资。虽然现在市场增长的速度趋于平稳,“但是长远来说,它应该是稳步增长的势头, 所以我们整个集团非常看好悉尼市场”。

 

在房地产行业领袖们看来,澳洲市场前景显然十分光明,政府在促进基建投资与开发上的坚定信念,人口增长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正在稳固托举澳洲房地产界的未来。

 

而正如VIG瑞丰投资集团总裁郭斌(Michael Guo)主持小组讨论时所言,除投资之外,来自中国以及具有国际开发经验的领袖企业将能够给澳大利亚带来更具创新性的产品、更多全球范例以及全球性经验,而最终这将优化和提升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促进社区实现更大发展。


澳大利亚房市调控政策之影响——前景若何?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过去一两年澳大利亚出现了几百年来最为热烈的房建与地产投资热潮,带来大量就业岗位的同时,刺激经济增长并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尤其是在地产市场。然而另一方面,政府在最近几个月开始引入限制性措施,澳外资监管委员会FIRB针对外国人购买新房依据不同情况制定了新的收费标准,凡此种种旨在为房市降温。

 

监管方的目的似乎已达到。11月份,悉尼房价经过近三年时间47%的疯狂上涨后,首次出现下行,所创1.4%的跌幅为五年多最大。11月3日,瑞士信贷分析师认为股市震荡影响到了中国富裕人群出国置业的兴趣,他们对海外房产需求或将下滑三成。12月初,澳洲东海岸知名房产经纪连锁McGrath总裁John McGrath对房产经纪市场前景并不担忧,但他认为,悉尼和墨尔本已经行至本轮增长周期末端,现在与去年相比中国买家需求已经缩减15%。主要据守悉尼和昆州市场的公寓开发巨头梅里顿集团(Meriton)全国销售总监James Sialepis表示,“最近一两周”开始感受到中国买家需求下降,而2015年中国买家占到该集团总销售额的40%。

 

澳洲房市降温势头渐趋明显,未来走势如何,前方会有更剧烈的波动,抑或,目前只是暂时的沉潜和调整?可预见的未来澳洲房地产市场是否会续写繁荣?政府的限制性举措是否会切实冲淡市场的乐观情绪,造成行情更冷甚至下行?

 

“澳洲需要外资 悉尼房市更创辉煌”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12月1日,澳外资委关于外资购房的新法正式生效,前一天车士活地区出现许多买家争相进行房产结算的情况。世邦魏理仕CBRE Residential Project主席Justin Brown并不赞同政府上调外资购房申请(税)费的做法。他指出,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是很好的例证,当时新州政府引入了“退出税”造成房市大冷。尽管FIRB的做法不会造成类似显著影响,但会影响到买家情绪,让人们质疑“我的投资受欢迎吗?”。

 

Justin Brown认为,外资法规的调整对市场影响有限,毕竟政府需要外国投资,需要房产开发。2008悉尼奥运会前的几年悉尼房市经历强劲上行,然而当时的行情与未来十年的前景将无法相题并论。目前新州政府正大力促进基础设施开发,以麦考瑞公园社区为例,十年前的房价与现在无法同日而语,正是因为这里有了铁路、购物中心、大学等大量基础设施。

 

随着快速轨道交通的铺设,沿线新地块得到开发将吸引人们前往居住,而这正是未来10-20年的增长点所在。政府目前正在大张旗鼓铺设基础设施,为获得资金就需要出售开发地块,开发房产并引导民众入驻。从这个角度讲,Justin Brown认为,移民人数会持续增加。

 

"FIRB新规影响有限 住宅需求将趋炽烈"

 

对于FIRB新规带来的影响,万达集团澳洲公司总经理翟晓会认为尚不足为虑,他表示依据万达以往的经验,过去二三十年间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整了许多次,最终楼市还是很热。在他看来,尽管本地政府制定了诸多规章条例和限制措施,但预计不会影响到市场整体。澳洲房市会保持在非常积极向上的状态。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新州规划部在名为《悉尼发展规划》(A Plan for Growing Sydney)的信息手册中清晰地阐述了未来二三十年悉尼/新州市场的增长趋势。未来二十年悉尼社区会显著扩张,人口将在15年内翻番,新增就业可达70万个。在范围更广的大悉尼地区将产生多达90万套的住宅需求。

 

翟晓会援引上述数据并指出,未来悉尼的住宅需求会非常强烈,尤其是在西悉尼地区。根据规划,帕拉玛塔(Parramatta)将发展成为仅次于悉尼CBD的繁华地带。悉尼政府计划连通从帕拉玛塔到悉尼、Eastwood、Chatswood的地区,形成大悉尼社区。即使政府的计划有所调整,以避免房价像之前那样飙高,住房需求也会保持强劲。“我个人感到,FIRB的限制措施是针对周末度假房屋或公寓。基本上而言,政府想要限制投资人或买家的目的是,让他们根据实际需求买房”,避免出现房屋大量空置的情况。

 

大连一方集团副总裁、澳洲一方控股董事刘畅表示,从长期看本地市场形势良好。政府希望在政策上取得平衡,但也要注意法规的适度性以及能否达到预期效果。重点在于能否在未来保持增长步伐。她表示,澳洲政府在基础设施未来开发方面做得很出色,尤其是在一些郊区的发展上。

 

对于FIRB收费上的调整,VIG瑞丰投资集团总裁郭斌(Michael Guo)以一段个人经历作出生动回答。他表示,今年早些时候有位亲友来到悉尼,当驾车从海港大桥上经过时问为何早高峰时过桥费是4元,夜间是2.5元。当听到这是政府调节交通流量特意设置的办法时,这位亲友表示,“显然没起作用——我们还堵在车流中”!。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广东省侨联 美南新闻 英中时报 澳门日报 大公报 香港文汇报 香港商报 加中时报 国际日报 波特兰新闻报 澳门讯报 新导报 莫斯科华人报 圣路易新闻 美国侨报 西华报 圣路易时报 联合早报 澳大利亚大华时代 华夏时报 澳华财经网 欧洲时报 环球网 希中网 泰国泰亚新闻网 迪拜新闻网 蓝海蛙中学留学网 东亚日报 日本新华侨报 国语日报 天下华人网 华商报 世界杰出华商协会 FOREXCT中国 澳华中文网 全球商会网 华商网 南非华人网 中澳教育交流协会 澳大利亚华人社区 华媒联播 FT中文网 加拿大华人网 BQ澳洲 洛杉矶华人资讯网 法国华人网